8月14日,由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主办的“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座谈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中华商标协会、省内知名高校和专业机构20位专家代表参会。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建设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共筑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言献策。
研讨会现场
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负责人熊培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度高、高端科研院校多,创新要素活跃、国际化水平领先等优势,以建设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为专业载体和有力抓手,进一步贯通“产学研用”链条,探索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体系,持续深化品牌创新、科技创新,发挥青年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群体的重要作用,共同打造商标品牌青年人才高地。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作为项目的倡议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青年商标审查人才队伍的培育实践机构,深感责任重大且意义深远,希望社会各方为推动青年人才更好融入商标品牌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多渠道多形式拓宽沟通交流、实习实践和活动举办的途径。
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负责人熊培新
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开发与服务中心筹建专班负责人张鸼深入阐述了“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的立项背景、建设目标、示范意义,重点介绍了在创机制、设基地、建智库、研课程、办论坛、深交流等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及实施设想,希望能与高校、机构和企业聚力共建,共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育新品牌。
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开发与服务中心筹建专班负责人张鸼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袁有楼梳理了广东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培养方面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知识产权青年人才培养已从的政府主导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向创新驱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崭新阶段,要更新人才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政企校”人才发展“生态圈”,聚力打造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袁有楼表示,打造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正是加快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贯通融合的重要之举,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两岸三地人才交流优势,创造平台和提供机会,让年轻人在与大湾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共同成长,在生动实践中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和提升价值。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袁有楼
各高校专家教授围绕建设打造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的定位、内容、对象、举措等方面进行拆解破题,就探索培育运营模式、研发课程体系、促进人才供需对接与转化运用等方面提出专业意见。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雄文认为,要注重搭建两岸三地青年商标品牌人才对接平台,通过“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育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实务能力,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圳大学教授朱谢群建议丰富培育方式,通过夏令营、集训、论坛等方式增进交流、扩宽眼界,让青年人才培养更具“弹性”、更有活力。暨南大学教授郭鹏建议推动“以赛促建”,通过举办专业辩论赛、商标侵权纠纷模拟大赛等方式,提升专业影响,吸引更多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关注参与。暨南大学副教授仲春认为要注重项目的团队化运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提升项目的品牌效应。暨南大学副教授金泳锋提到,高校人才培养要“一手托两端”,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商业思维和头脑的培养,要积极参与、充分用好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这个大平台,淬炼学生实务技能,实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社会组织代表结合自身工作重点和基地建设内容发表见解。中华商标协会宣传部副主任李岽从商标人才库方面分享了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共建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青年人才库的合作建议。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汪泽介绍了“万慧达杯”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商标热点问题征文比赛的相关经验,提出“学、研、践、赛、评”五位一体推进商标青年才俊培育的建议。广东商标协会副秘书长沈丹介绍了广东商标协会在促进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举措和经验,建议将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实践基地打造为引才、选才、育才、用才、送才的重要支点,为全省商标知识产权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速。广州市知识产权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助理李湘颖认为,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实践基地可以更多地关注、更多“投资”初入高校的学子,扩大选育基数,充分用好高校青年的可塑性,锻造新时代商标知识产权队伍“生力军”。
知识产权法律机构代表结合市场实务经验和商标品牌青年人才培育需求,为基地长期建设和人才培养输送提供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落地建议。广东太平洋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董宜东建议,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实践基地应更加注重两岸三地商标法律基础知识、品牌市场运营技能、商标品牌意识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的学践结合,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广东固法律师事务所律师田芬立足市场对商标品牌人才需求的分析,指出要注重“长尾效应”,更多关注商标品牌建设各细分领域、服务终端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努力做到低成本“引才”、高质量“育才”、高价值“用才”。
广东太平洋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董宜东
广东固法律师事务所律师田芬
最后,熊培新作会议总结。他表示,“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积极探路前行,发挥好培育人才、赋能产业、推动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青年人才更好融入商标品牌战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暨南大学副教授李静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