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突然“保护”中国制造?全因一重要矿石,它是怎么做到的?

女公子来也 2024-07-03 15:49:2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说到拜登,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强硬对华政策,主张“零和博弈”,希望从长期上压制中国的发展。

但这样一位总统,却在近日被批评“保护”中国制造,这是为什么?

一切还要从石墨说起。

小石墨,大作用

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材料。

石墨有多种用途,如做润滑剂、高温材料、铅笔芯等。

此外,石墨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制作电池。

石墨是锂离子电池最常见的阳极材料,不仅可以提升电池性能,还可以提高电池的重复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石墨复合材料还凭借质量轻、强度大的特性受到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因此,新能源汽车制造离不开石墨,它可以用来制造电车的电池和某些部件,如传动系统。

但这和拜登和美国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趋势不容小觑。

据报道,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7万辆,同比增长49%。

但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我国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七成以上。

而美国也是我国主要的石墨出口国之一。

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中国石墨来造车。

这不就变相助长了中国的发展吗?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战略性竞争”,意图在经贸、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对华施压。

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拜登的目标就是“竞赢”中国。

因此,美国政府自然不会放任自家车企依赖竞争对手生产的材料。

拜登的政敌也借此攻击其在“保护”中国制造。

美国由此开始“出招”,从电车电池这一角度来打压中国。

禁止还是开放?

出于对中国的遏制和对本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保护,美国政府在2022年通过了《通胀削减法》。

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其中规定,对在北美地区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车辆提供税收补贴,但如果车辆中的电池是由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生产的话,就不能享受这种补贴。

这实际上是鼓励美国制造商购买本土生产的组件,并打压中国等国家。

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汽车制造早已不是一国之事,庞大的产业链可能涉及多个国家。

而美国自己的石墨供应链并不成熟完善,如果要等其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中众新能源车企的利益无法保障。

在美国政府的严格要求下,符合补贴条件的新能源车型仅仅13款,但在美销售的新能源车型超过120款。

也就是说,有100多款新能源车无法享受税收补贴。

市场会证明美国这样做的后果:上述法案生效后,美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惨淡,在整个汽车市场中只占7%左右的份额。

这么多汽车制造商,下面有多少小企业,又有多少工人需要养家生活?对政府不满的声量在逐渐增加。

拜登此前曾承诺,到2030年要让新能源车的保有量达到半数,而眼前的情景可以说让这一愿景成为空中楼阁。

如果失去了选民的信任,大选时怎么办?

因此,出于汽车制造商的反对和政治压力,拜登来了一个“悬崖勒马”。

美国后来表示,使用中国生产石墨的新能源汽车也能享受上述税收补贴。

不过,这一放宽措施只持续到2026年底,本质上是美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两年的时间去寻找中国石墨的替代品,以及给予一定的时间让美国本土的石墨供应链发展起来。

谁知道两年后美国又会出台什么“离谱”政策呢?

中国在清洁能源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不仅是石墨,现今中国在清洁能源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十分关键。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且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对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像美国这样一味地出于自我考虑而打压中国经济,实际上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没有好处。

比如韩国,韩国新能源车企主要依靠中国生产的石墨来生产电池,如果与中国相关的材料得不到补贴或者被制裁,韩国经济也会受到冲击。

不仅如此,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在绿色农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是全球最大的贡献者。

在清洁能源供应方面,全球大多数清洁能源技术的制造和贸易,都是由中国主导的。

除了电动汽车电池,还有太阳能光伏、风力涡轮机等技术。

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不仅满足了全球供给,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一心只想维持自己的“第一”地位,而置他国利益乃至全球发展于不顾,显然缺少大国风范。

今天禁止中国的石墨,明天禁止什么呢?

讽刺的是,美国作为新自由主义的“扛大旗”者,向来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亲自出台政策干扰市场,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国这样的做法是“没有格局”,注定无法走得长远。

参考资料

《新华社》综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经济观察报》美国通胀削减法通过19个月后:全球开启补贴大战、影响逐年加深

《澎湃新闻》国际能源署报告:世界已进入清洁能源技术引领的新工业时代

0 阅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