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及格,我难过。朋友考第一,我更难过。”
前段时间,一个读者私信,向我诉说心里的不快。读者是位女士,三十多岁,闺蜜是初中同学。她们初中的时候是同桌,一同桌就是3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紧接着,高中、大学也是在同一所学校。结婚的时候,连房子都是买在同一个小区。
可以说,她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但她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会嫉妒闺蜜。首先,闺蜜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已经在市中心为孩子买了二套四居室,在郊区还有一栋小别墅。而她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房贷还没有还完。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其次,闺蜜和她老公的感情,十年如一日的好。老夫老妻了,还每周给她送花,时不时地就送个礼物。而自己的老公,不仅忘记她的生日,连结婚纪念日都给忘了,更别提送礼物了。人比人,气死人,原本都一样,现在却天差地别,不免心理失衡。是的,她嫉妒自己的闺蜜。
当读者意识到自己嫉妒闺蜜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那是我闺蜜,最好的朋友,我怎么可以嫉妒她呢?”她很自责,为自己有这种想法感到羞愧。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理呢?讲真的,嫉妒是无处不在的。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朋友相处的真相:嫉妒。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1、“嫉妒”和“妒忌”不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嫉妒。所谓嫉妒,就是对另一个人产生敌意,也是对自己不如他人所产生的一种羞耻感。
其次,嫉妒和妒忌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看到他人拥有和享受,我们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时的一种负面情绪。在此情绪中,我们只针对某一个人。
妒忌是在嫉妒的基础上,对至少两个人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的闺蜜拥有一段你想拥有的美好爱情时,你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情绪叫嫉妒。可当你闺蜜的男友,也是你喜欢的人时,那这种不可得的感情,就会变成妒忌。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2、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嫉妒是一种本能。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讲,可以分为两点。
第一点,对方与我们相象,且关联程度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体有心理平衡的需求。简单的来说,在同一条件下的个体,就应该有相同水平的成就。倘若没有,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而其他关联性不高的人,曾不会或不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人没考上大学,一个人考上大学了。那没考上的大学的,就会对考上大学的产生嫉妒心理。而不会对原本家庭条件就好,一定能考上大学的人产生嫉妒心理。
第二点,个体的不公平感。在与他人做比较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总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就,归结于运气,而非努力。另一方面是埋怨自己总遇到不好的条件,以影响结果。最终,因不满而产生妒忌心理。当然,这些都是个体的主观判断。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也就是说,个体在某些条件下,不能坦然面对他人的成就是源于努力。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他们是运气。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自身环境的焦虑和恐惧。
另外,心理学研究证实,当我们越无法证明对方的优势是不公平得来的,反而嫉妒感越强。
3、嫉妒心理并非只有坏处
在很多人看来,嫉妒是一对不堪的词汇,是带有负面影响的。但其实,心理学家把嫉妒分为“恶意的嫉妒”和“善意的嫉妒”。也就是说,嫉妒心理也有好的一面。
所谓的“恶意的嫉妒”,就是对他人进行一些恶意、破坏性的伤害。例如,通过谣言、诋毁或是恶意上的行为,伤害被嫉妒者。像有些人因为嫉妒,在背后故意说他人的坏话,故意传播一些侮辱性的语言。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所谓的“善意的嫉妒”,则是通过嫉妒他人,激励自己的行为。是无恶意,并且不会伤害他人的一种行为。例如,有些人因为嫉妒别人身材好,从而被激励,模仿、学习被嫉妒者。
因此,嫉妒有坏的嫉妒和好的嫉妒。《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中指出,善意的嫉妒有利于智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注意,善意的嫉妒和羡慕是不同的,善意的嫉妒会让个体更有改变的动力,而羡慕则是感受。
4、如何纠正恶意的嫉妒心理
恶意的嫉妒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让自己日日夜夜抱着恐惧和担忧入睡。而且,它也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指数。
“希望你过得好,但不想你过得比我好”
正视自己的不足。对他人的嫉妒,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己不足的恐惧和掩饰。因此,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样,才能改变和纠正,才能越变越好。
正视别人的努力。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成就是因为努力,选择性忽视他人为得到这一切所付出的努力。正视他人的努力,有助于帮助我们看到他人的优点,纠正不良情绪。
行动起来。与其嫉妒他人比自己强,不如行动起来,抓紧努力。当你能达到自己所希冀的高度时,你会发现,嫉妒是最内耗和无用的事情。
网友们,你们有没有嫉妒或是被嫉妒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