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直接力控制”系统,以帮助第六代隐身喷气式飞机安全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系统,该系统将帮助第六代J-36隐形战斗机的飞行员在极端天气下在公海航行时安全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一篇研究论文描述了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系统,以帮助飞行员操纵第六代隐形战斗机。
发表在《中国航空学报》(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上的同行评议论文显示,科学家们正在研究J-36隐形战斗机的海军改型。
《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提到,试图将第六代隐身喷气式飞机降落在海军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员面临着重大风险。
J-36的一个特殊特征是它完全取消了尾部,因为它采用了三角形设计。
中国的J-36隐形战斗机
最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J-36隐形飞机在中国测试的图像。
中国政府发布这些图片可能是为了展示其在建造下一代战斗机的竞赛中取得的进展。
一些专家和社交媒体用户将这种三角形战斗机的设计比作银杏叶。
媒体估计,歼-36长约75英尺(约23米),重9.92万至11.9万磅,比重约7.5万至8.2万磅的歼-20等第五代战机大得多,也重得多。
隐形战斗机有三个引擎。这架飞机的三引擎设计是非常规的,因为大多数现代战斗机通常使用两个引擎来平衡动力和安全性。
虽然三引擎装置可以在长距离上为更高的速度和更重的有效载荷提供更大的推力,但它也带来了更高的燃油消耗和更复杂的维护要求。
然而,三引擎配置也可以使它在携带重型有效载荷的同时执行远程任务。
关于J-36上的发动机的细节很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可能会选择最先进的版本。
中国最近开发了自己的发动机设计,如WS-15,适用于现代第五代战斗机。
让第六代喷气式飞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与该论文有关的一位资深科学家表示,第六代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涉及许多复杂问题。
驾驶无尾翼飞翼型飞机的飞行员在航母上着陆时面临困难。缺乏水平稳定器使飞机难以保持俯仰控制。
此外,航空母舰后面的空气会扰乱隐形战斗机的飞行路线,这也会造成更大的困难。
然而,科学家们表示,中国克服这些挑战是很重要的,因为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可以大大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
因此,据报道,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直接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测量控制面调整,使飞行员能够绕过空气动力学数据库。
该团队选择了一种用于高级机器人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FTDO)。
根据这篇论文,研究小组模拟了海浪高达19英尺(6米)的恶劣海况来测试该系统。
据报道,试验表明,“直接力控制有效地抑制了来自舰船气流和甲板动态运动的干扰,使飞翼构型飞机能够精确着陆”。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他们的目标是使第六代J-36战斗机能够在远离大陆的公海上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最终目标是“开发一种切实可行的精确着陆方法,最终为在海军航母上部署这种无尾配置奠定基础。”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