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进城会催生高房价?官媒早有回应,“专家”自欺欺人罢了

橙声细语 2021-07-12 15:00:10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国内的房地产业已经遇到了瓶颈,房价上涨不复当年之勇,据《202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1-11月监测的6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仅比上年上涨了6.55%,社科院预测2021年商品住房价格同比增幅也仅在5%左右,比一些城市房贷利率还低,还有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比如香河、燕郊、大厂、涿州、霸州等这些环京城市的房价都被“腰斩”,山东乳山、黑龙江鹤岗、辽宁铁岭等城市房价甚至跌成了白菜价。

除了极个别热点城市以外,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了下坡路。

不过,有人并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特别是有一些所谓的专家被利益驱使,不遗余力地鼓吹楼市,忠实的维护房地产的支柱地位。

作为房地产坚实的拥护者,北师大教授董藩直言当前房价不仅不高,而且远没有到老百姓无法承受的地步。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叙述一遍房地产的价值,生怕哪天国家把房地产“打入冷宫”。他那句“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神言论,更是骇人听闻。而有着“中国房地产之父”头衔的孟晓苏也说过:“短期看供求,现在楼市是明显的供不应求,这是全国性的现象”,他表示:“我们现在看不到房价下行的因素的出现,所以要告诉人民群众真实的情况,不要拿房价下跌的谎言去欺骗百姓。”他认为:“房价下跌会造成老百姓的家庭财产贬值,上涨可化解通胀压力。”

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国经济离不开房地产,国家不会放弃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增速。

不过,这两年来,类似于这样的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党媒更是多次对鼓吹房地产支柱作用的现象进行批判,多次表态“切勿迷信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经济不能再走房地产化老路”“房地产调控不能再走回头路”“坚持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很多专家的谎言不攻自破。

然而,有些所谓的专家们总能找到鼓吹房价的支撑点。这一次,他们把目光盯在了进城农民身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每年将有1600万农民进城。

报告一发表,有些所谓的专家立即发声:庞大的进城农民群体将使楼市迎来另一春,房价将迎来新一轮上涨,房产供不应求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农民进城立马成了炒作房价的又一噱头。

那么,农民进城真的会导致房产供不应求、催生高房价么?

一、从供求平衡上来讲,农民进城对房产供求关系影响不大。

要知道,国内房产总量已经不缺,据相关机构预测,国内房产足够三十五亿人居住,房屋空置率高达30%左右,几千万农民进城对于我们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不会造成质的影响,更何况,我们仍然以每年1000多万套房的速度在建造房子。

二、单从需求角度上来讲,并没有多少进城农民需要买房。

农民进城都需要买房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些农民早在之前就买房了,即使进城也没有买房的必要。而有些农民进城是享受政府相关住房政策的,如移民搬迁、廉租、公租等,还有就是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建设投入很大,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未来农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很多农民进城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已,以后还会回到农村去生活,他们只会租房而已,根本不会买房。所以,真正进城买房的农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三、从购买力上来讲,需要买房又买得起的人早就买了。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农民群体在我国属于较低收入的群体,现在很多白领阶层都买不起房,更不要说我们的农民朋友了,而有些能买得起房的农民朋友大多数早就买了,剩下买不起房的现在买不起,以后大多也买不起,没有购买力即使想买也构不成真正的“需求”。

另外,现阶段是房价的制高点,有钱人纷纷在高位套现离场,期望低收入的农民为高房价接盘,你认为现实么?

其实早在两年前,党媒经济日报就对“农民进城会催生高房价”的观点进行了正面回应,发布题为《放弃房价上涨幻想 踏踏实实做实业》的文章重点反击对房地产仍然抱有幻想的观点。明确表示以农民进城对住房有强劲的需求来鼓吹房价继续上涨已经站不住脚了。

可见,有些“专家”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对于“农民进城会催生高房价”的观点你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

1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