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规则不断创新,耗材购销链条不断缩短。
医共体组团采购,设置最高限价
6月11日,福建省南安市紧密型医共体招采供平台发布《南安市总医院消化内科耗材集中采购遴选文件》。
根据采购文件,南安市总医院代表南安市医共体31家成员单位作为采购主体,对一次性使用止血夹装置、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一次性使用高频切开刀四类消化内科耗材开展集中采购。
详情如下:
采购周期自中选结果开始执行之日起计算,原则上为12个月。
本次采购的网上申报时间为2024年6月11日上午09:00至6月19日下午17:30;资质审核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6月25日。申报企业可在2024年6月26日09:00-12:00登陆平台查询审核结果,入围企业名单将按照入围规则在解密完成后2天内公布。
根据采购文件,申报企业申报本次消化内科耗材集中采购,必须涵盖所有产品,且产品需为同一品牌,并在福建省阳光采购平台备案,不支持联合体报名。
申报企业所申报的所有产品,需在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在福建省内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有销售记录。
采购品种目录中的消化内科耗材设置最高限价,申报企业投报产品的报价不得高于最高限价且不得高于在福建省阳光平台销售的价格,一经发现取消本次申报资格。
申报企业有多个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同一医疗器械注册证有多个规格型号产品的,企业选择符合文件样品要求的产品作为代表品参与报价,如代表品中选,企业申报的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产品以中选价格供应本地区。
市场覆盖率、配送能力纳入竞价评分
此次集采的竞价规则如下:
当申报企业数为3家以上(含3家)时,根据对应申报竞价分组的企业产品价格及商务综合评分按5:5的比例分配总分(即总分100分,产品价格分P=50分、商务综合评分X=50分),该竞价组按2023年度南安市的采购量予加权分配各项目价格分值。
各企业按照不同项目分别报价,以同项目最低价格为基准,该项目最低报价者得最高价格分,其他报价者按基准价格比例分别计算得分,该竞价组各项目得分相加即为企业最终的产品价格分。
根据竞价规则,按产品价格分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入围资格。入围企业提供纸质资质材料、商务综合评分相关纸质材料、供应品种清单和样品参与第二轮竞价,要求第二轮报价不得高于第一轮报价。
同一竞价组入围企业第二轮报价后,根据第二次报价再次计算总价格分,总价格分再与商务综合分相加得到最终得分,最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最高分者为中选企业,中选价格即入围企业最终申报价格,第2、3名为备选企业。
若最终得分相同,按总价格分从高到低优先,若总价格分仍相同,按首轮报价得分从高到低优先。
当申报企业数仅为1-2家时,则另行组织议价谈判确定中选企业。
根据采购文件,采购周期内原则上执行中选价格,如遇国家、福建省或泉州市消化内科耗材招采政策有新规定,则按照新规定调整执行。中选产品如在本省其他区域再次降价且低于本次中选价格的,中选企业应当同步降价。
耗材集采发展趋势:
主体多样、规则细化
随着医改深入,耗材集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医院联合采购模式已经成为国采、省采之外的重要补充形式之一。
作为耗材的直接使用者,医院端对于产品性能与价格定位相对更为专业,且固定范围内的统一采购有助于医疗资源的高效率运转。
县域医共体组团采购,也符合当前紧密型医联体的管理原则。
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其中就包括加强药品耗材管理,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
基于统一采购配送的机制,县域SPD也将迎来发展契机,而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透明化,也将推动耗材生产企业围绕相关市场开展精准布局。
耗材集采领域,除了采购主体多样发展外,中选规则也在随着实践丰富变得完善。
在此次采购中,“商务综合评分”的权重占据了半壁江山。
依托“市场覆盖率”“企业年收入”“职工参保数”等细化标准,对耗材企业的整体实力评价将更为客观。针对“配送能力”“产品性能”等评分,为后续供应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排雷,也反映出耗材集采并不仅是“唯低价论”。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集采中选企业供应情况评分管理机制,根据书面反馈供应配送问题的医疗机构数量、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情形,同时结合采购平台统计的相关指标,对相关中选企业供应情况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用于信用评价、接续采购工作中。
针对产品中选的考量正在延伸至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耗材集采精细化已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