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帝俊就是帝喾,他创建华夏最早的军事机构后羿

韬滔谈易 2025-01-01 16:10:20

在华夏神话传说中,有一神秘人物最令人琢磨不透,他就是帝俊。

在《山海经》中,帝俊的信息特别丰富,然而在其他古籍中却没相关的记载,他究竟是历史人物还是古人虚构出来的神呢?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又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

关于帝俊的身份,近来出现了各种猜测,有人认为他是帝喾,也有人认为他是帝舜,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古人虚构出来的神,而更多人偏向认为:帝俊就是东夷族的首领。

其实,《山海经》对帝俊的记载相当详细,而且也比较系统,只是这些信息比较分散、而且零零碎碎,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梳理。为了揭开历史的迷雾,了解帝俊的真实情况,本文便尝试从多个方面对《山海经》中关于帝俊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帝俊是后稷父亲,周人的先祖

要想了解帝俊的身份,最好从他的子孙后代入手,因为这方面的信息在《山海经》中特别丰富,《大荒西经》中就有这样记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

上述这段文字已经讲得很清楚,“帝俊生后稷”就说明帝俊是后稷的父亲。后稷是谁?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他就是周人的始祖,姓姬名弃。其实,后稷是当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机构名称,由于弃担任这个职务,并在农业方面的巨大贡献,后人便后稷作为他名字。

后稷是农业耕种的先驱,有关后稷播种百谷的故事传说,在各种古籍中都有具体的记载,只是在这些记载中,后稷是帝喾的儿子。因此,帝俊就是帝喾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另外,从这段文献也可以得知,西周之国在帝俊时期就已经存在,周文王作为后稷的子孙后代,所建立的西周只是继承了祖先的家业。

至于帝俊是帝舜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将娥皇理解为某个女子的名字,在《大荒南经》有这样的记载:“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在人们的认识中,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帝舜,娥皇便是其中之一,看到“帝俊妻娥皇”便以为帝俊就是帝舜。不过,上述这段文字同时提到帝俊和舜,大概便可以推知帝俊与帝舜是两个不同的人物。至于“帝俊妻娥皇”,很可能是我们理解错了。“娥”应该是上古时期秦地对少女的称呼,比如“忆秦娥”。因而“娥皇”就理解是“皇”之“娥”,也就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的女儿。

当然,帝俊作为一国之主,应该会有很多子女,而后稷只是其中之一。有关帝俊子孙后代的情况,《海内经》还有更多记载,如:“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在上述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帝俊有一个儿子叫禺号。禺号是什么人物呢?在众多古籍中找不到相关的记载,因而这段文字是无法进行考证的。但如果将“禺号”作为名词来解读它的含义,则有新的发现。大家都知道号角,吹号便会发出声音,禺号就是禺这种号所发出的声音。我们都知道殷朝又称为商朝,商人的始祖叫契,问题是为什么叫契呢?殷与商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从字义上理解,“殷”就是家境富裕的意思,至于“商”字,问题就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含义就表示声音。既然商和禺号都有声音的含义,则很可能是不同区域的人对帝俊这个儿子的不同理解。而且,这段文字还讲述了禺号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商人富裕的重要原因。

从事商业贸易需要运输工具,舟船、车辆就是常用的运输工具。然而,舟船、车辆是谁发明的昵?上述这段文献就有系统的讲述,帝俊的儿子叫禺号,禺号的儿子叫淫梁,淫梁的儿子叫番禺,番禺首先发明了舟船。不过,考古研究表明,距今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舟船。早期的舟船操作效果不理想,于是帝俊便要求改进,在禺号、淫梁、番禺等一代代工匠的共同努力改进下,舟船的主体结构才最终定型,一直延续到近代。

车辆的情况大概也是如此,同样是因为早期的车辆操作不便,经过仲溪、吉光两代人的努力,最终得以定型。通过对这些文献记载,我们才得以明白帝俊的儿子契为何被称作商人的始祖,因为舟船、车辆都是他的子孙创造发明的。如果没有舟船、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如何进行商业贸易呢?

关于帝俊子孙的情况,《海内经》还提到晏龙,他是专门制造乐器的,也就是琴瑟之类,此外还有八个儿子擅长歌舞,只是这八个儿子的名字未能流传于世。最值得注意的是帝俊子孙中的“三身”,请先看文献的讲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朽。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

人们看到这段文献时,很容易将“三身”理解为帝俊的儿子,然后是三身生下的儿子叫义均,义均生下的儿子叫后稷……

然而,只要与其他古籍文献稍加对比,就出现了问题,后稷是帝喾的儿子,怎么在这里就成了帝俊的曾孙呢?

据说《山海经》最初是用图像来表示的,后来才将图形转化为文字,因而不能这样来理解。这里的“三身”就是三个人物,“帝俊生三身”的意思是帝俊有很多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特别出色,这三个儿子分别是义均、后稷、大比赤阴。

先说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说明义均是当时天下闻名的能工巧匠,而前文所述的禺号也是帝俊的儿子,他的子孙先后发明了舟船、车辆的制造工艺,算不是是能工巧匠呢?因此,这里的义均与前文所述的禺号应是同一人物,他的子孙垄断了天下贸易的运输工具,因而被称为商人的始祖。

帝俊的另一个儿子就是后稷,前文已有讲述,后稷是上古时期掌管农业生产的机构,负责人是帝俊的儿子,姬姓名弃。由于他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大贡献,因而这个机构的名称也成了他的名字。文献接着补充说明后稷有个孙子叫叔均,是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生产的官员,是他首先将人工驯化的牛用于农业耕种。

“三身”的第三个人物叫大比赤阴,这个大比赤阴就有些费解了。不过通过前文分析已经知道“三身”其中两个人物分别是商人、周人的始祖,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便可以推知大比赤阴就是帝尧。帝尧是继帝喾之后的第四位帝君,所以便有了“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的说法。

帝尧为何叫大比赤阴呢?不妨从尧字出现初期的字形结构说起。早期的“尧”有多种形状结构,这些形状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呢?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请看右上角的形状,很像两个人背靠背坐在一个土堆上,这大概就是“大比”的意思,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至于“赤阴”,赤就是指天上的太阳,阴自然是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在地上的投影。

根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的重大贡献就是历法的推算。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计算投影来推算历法的。帝尧时期并没有文字记载,如果将推算历法的过程用图形表达出来,历经数千年后,现在有谁能够说清楚这种图形所达的含义呢?

帝俊的子孙除了上述这些外,还有被当作是天上太阳的“十日”,请看《大荒南经》的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看到上述这则文献,人们很容易想到羲和浴日的神话传说。不过,《山海经》的羲和是一个利益集团,“羲”就是指伏羲氏,“和”就是加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伏羲氏众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利益集团“羲和之国”,帝俊就是这个集团的盟主。

帝俊之妻为何又叫羲和呢?大概是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记不清女子的名字,由于她来自伏羲氏,所以就用“羲和”来表示。至于“十日”,文献已经表达清楚,就是羲和与帝俊的儿子。羲和为帝俊生育的儿子用“日”来命名,女儿则用“月”来命名,如《大荒西经》便有这样的记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羲和虽然为帝俊生育了很多儿子,但她的儿子对后世并没有多少影响力,大概与后羿射日有关。现在人们对后羿射日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没有人能够将天上的太阳射下来。

二、帝俊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

《山海经》中的帝俊在其他古籍中称作帝喾,不仅是因为子孙后代的信息相吻合,在地域上也是吻合的。在《大荒南经》中,帝俊的势力叫羲和之国,所在的地方叫甘渊。

甘渊在什么地方?现在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不过《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尽管现在无法考证甘渊所在地,但在上述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甘渊正是少昊之国的所在地。少昊之国就是少昊发展起来的势力,少昊就是黄帝的次子昌意,黄帝之后,昌意的儿子颛顼登上帝位。如前文所述这,帝俊的羲和之国也在甘渊,这就说明颛顼之后,少昊之国就变成了羲和之国,帝俊在颛顼之后吞并了颛顼的地盘,成为甘渊的主人。

大家是否读过《尚书·甘誓》?夏后启与有扈氏交战的地方就是甘之野。综合这些文献来看,甘水应该就是黄河,甘渊便是黄河流经的一个峡谷。由此可以推断,少昊之国,或者羲和之国,所在区域应当是如今的伊洛盆地。夏启与有扈氏争夺这个地方,说明甘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谁占据了这个峡谷,谁就能够拥有伊洛盆地。

尽管我们知道帝俊就是帝喾,颛顼之后,帝俊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山海经》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也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不过在《楚世家》中提供了十分难得的线索:“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这段文字系统地讲述楚地早期情况,楚人的先祖出自帝高阳颛顼,颛顼的势力本来在北方的黄河流域上游,也就是《山海经》所述的甘渊。少昊是黄帝之子,他长大后成家立业、向外发展,于是来到甘渊之地建立自己的势力。根据《大荒东经》的文献记载,颛顼是少昊之子,自幼跟随少昊在甘渊弹琴鼓瑟。后来因为共工氏发动叛乱,颛顼只好丢弃琴瑟,率领族人讨伐共工氏。《楚世家》的祝融是颛顼的后裔,就是追杀共工氏才来到楚地的。

结合其他古籍文献看,追杀共工氏的除了颛顼的族人外,还有北方其他氏族部落组成的盟军,由颛顼的两个孙子统领。到达楚地后,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内讧,颛顼的孙子吴回杀死他哥哥,南方因此而出现混乱。按照司马迁的记载,楚人将这场混乱归因于帝喾。

讨伐共工氏的时候,帝喾只是北方盟军其中一个部落,南方出现混乱后,帝喾便回到北方。由于北方的精锐力量都因追杀共工氏到了南方,北方也就成了帝喾的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登上帝位,甘渊的少昊之国也就成了帝俊的羲和之国。

三、帝俊创建国家军队,开启了诸侯时代

国家的形成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机器,军队就是重要的国家机器。国家机器是如何出现的呢?在《海内经》就有这样记载:“少暤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羿”就是擅长射箭的人,“后”应作“後”,就是掌权的意思。后羿就是专门管理射箭的官员,或者说是弓箭队的队长。如果将弓箭队看作是专门的军队,后羿就是军队的最高领导。

人们看到古籍中的后羿,往往以为是某个人的名字,这样的理解并不正确,前文已经说到,后羿就是专门管理、训练射箭的军事机构。这个军事机构在成立之初,负责人是炎帝的曾孙殳,《海内经》有这样的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这里的“侯”普遍作箭靶解释,发明者就是炎帝的曾孙殳。表面看来,作为箭靶的“侯”以及它的发明者殳,似乎都与后羿没有任何联系。那么,殳制作箭靶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训练队伍,选拔精英。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严格的选拔,符合要求的人才能成为羿,而殳则是决定着哪些人可以成为羿,后羿是专门管理、训练军队的人,首任后羿是炎帝的曾孙,他的名字叫殳。由于“侯”是他发明的箭靶,而且是用来训练军队,后来竟成为爵位的名称。部落一旦有了专门的军队,就称为诸侯。

军队作为国家机器,有文献可载的最早出现在帝俊时期,国家的概念大概就是这时候形成的,只是他所创建的军队在他去世后便失控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吧?

人们说到后羿射日,总以为是将天上的太阳射下来,这怎么可能呢?其实,《山海经》的“日”或者“月”更多是指帝君的儿女。至于后羿是否真的射日,整部《山海经》都找不到明确的记载,但在其他文献的条目出现了关于后羿射日的相关信息,唐人成玄英在《庄子·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锦绣万花谷》也引用《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上述两则文献的内容都说到后羿射日,尽管数量不同,一个是射九日,一个是射十日,但也足以说明在古本《山海经》中有后羿射日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锦绣万花谷》还提到尧,说明后羿射日就发生在帝尧期间。大家都知道,帝喾之后便是帝尧、帝舜、大禹、夏启,夏启之后便是太康即位,不久就出现太康失国,失国的原因就是后羿射杀太康。

因此,后羿这个军事机构自从帝俊创立后,一直延续到夏朝的太康,太康之后称为东夷。为了应对东夷,各部落纷纷创建自己的军队,古老的神州大地由部落社会进入诸侯时代。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