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我追《乘风2025》这综艺,完全是冲着叶童去的。
我满心期待着能在节目里看到叶童的精彩表现,可谁能料到,最后让我忍不住想要好好说一说的,竟然是陈德容。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特别让人感慨的状态,一个曾经的美人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衰老,这种模样真的挺让人唏嘘。
“少女感”执念的具象呈现
以前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说女人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都得保持少女心和少女感。
我跟你们说,我打心眼里就不赞同这种观点。
你们想想,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还非要强行扮出少女的样子,那画面得多奇怪啊。
可51岁的陈德容,却实实在在地把这种怪异状态展现出来了。
你看她,扎着那种典型的十几岁少女才会扎的双马尾,整天带着一副傲娇又小心眼的表情,老是抱怨王蓉等队友不体谅她、不包容她。
她在节目里的肢体动作特别夸张,还动不动就翻白眼,看到她这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心里直犯嘀咕。
外在表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最近网友们都在议论,说陈德容不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脸上看着满是苦相,还老是摆出一副弱者的姿态。
但在我看来,她的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容颜老去。
虽说美人随着岁月流逝,美貌渐渐消失,确实让人有些惋惜,可如今都啥时代了,像大美人赵雅芝,不还是在娱乐圈活跃得很嘛,刘晓庆就算年纪大了,大家都叫她庆奶了,依旧魅力四射,还在拍短剧吸引粉丝呢。
这几天我专门去了解了好多关于陈德容的信息和资料,我觉得她现在这样,真不是美貌红利把她害了。
好多人一提起她,就说她以前靠着美貌享受了不少好处,日子过得太顺了,所以现在才这么糟糕。
我觉得这种说法太不切实际了,就跟说“皇帝用金斧头砍柴”似的。
咱得承认,普通人对美貌红利这事儿理解得不太准确,要么想得太夸张,要么就压根没当回事。
而且人是会变的,美貌带来的优势也会慢慢减少,身处其中的人肯定比我们这些旁观者感受得更清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当红的年轻女演员,还有那些资深的大花们,都在努力转型,从单纯靠颜值往依靠综合实力的方向发展。
在娱乐圈这个充满名利诱惑的地方,美貌仅仅是最基础的资本。
要是一个人“光有漂亮脸蛋,却没什么内涵”,那肯定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
所以很多美人在遇到人生挫折,比如婚姻出问题、事业走下坡路的时候就会开始明白,得从“长得美”转变成“活得美”,就像亦舒说的“最要紧的是姿态好看”。
在娱乐圈,单纯的漂亮脸蛋并不值钱,真正有价值的是那种经历过生活各种考验后展现出来的独特“美”。
就像60多岁的叶童、赵雅芝、惠英红,她们身上就有这种特别的“美”。
这种“美”,是一个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之后收获的人生成果。
很明显,陈德容身上就没有这种成果。
心智停摆与社会化缺失
陈德容的心智好像一直停留在少女时代,根本不愿意让自己融入社会。
我看了不少她以前参加的采访和综艺,发现她的口碑变差可不是从这次《浪姐》开始的,只是因为她之前没啥名气,就算口碑不好,知道的人也没几个。
2020年,她参加了综艺《我就是演员3》,那时候这类表演节目特别注重演技,给好多想复出的演员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像胡杏儿和温峥嵘,就是通过这样的节目重新获得大家关注的。
所以陈德容参加这个节目,目的很明确,她急需机会。
可从她在节目里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她一点进步都没有。
当时她和张檬重新演绎《孝庄秘史》,还是用以前那套苦情加咆哮的老办法来表演。
评委指出她表演存在的问题,她不仅听不进去,还态度强硬地反驳,说自己有自己的理解。
后来郝蕾直接指出问题关键:“你们看着不像蒙古贵族,仪态和台词都太浮于表面了”。
郝蕾说得太对了,陈德容就是太“表面”、太“肤浅”了。
对于自己的演艺事业,陈德容的想法完全是“原地踏步”的。
很多年前接受采访时,她翻着白眼说,如果有剧组找她演妈妈,那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她甚至还公开宣称自己保养得特别好,这辈子都不可能去演妈妈、奶奶这类角色。
所以,当郝蕾在《我就是演员》节目里,针对行业里中年女演员还在演少女的乱象,提出“中年女演员还在演少女,那真正的少女演什么”的疑问时,陈德容很不屑地回了一句:“演婴儿啊”。
就她这种言论和价值观,哪个剧组还会找她拍戏呢。
矛盾心态下的行为剖析
不过,陈德容在执着于做少女这件事上表现得特别矛盾。
刘晓庆也被网友调侃是“丫头”,但她和陈德容对“少女”的执着那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刘晓庆整个人充满活力,有着很强的“主角情结”,她不服老,就想一直活跃在大众视线里。
可陈德容不一样,她特别害怕衰老,抗拒过生日,连生日蛋糕都不敢切。
陈德容在《浪姐》里的表现,让我看明白了她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
一公的时候,她和王蓉、黄英一组,她跟大家说自己对舞蹈完全不了解,而王蓉和黄英有舞蹈基础,不理解她、不包容她,作为团队成员,其他队友也不帮她,这让她觉得特别崩溃,感觉不到团队的关爱。
到了二公,她很意外地和吴宣仪、vava一组。
这两个队友特别机灵,不仅想出了很适合陈德容的舞台方案,还主动帮她找老师指导,甚至专门帮她记舞蹈动作,辅导她练习,更厉害的是还哄着她。
这已经对她够好了吧,够有爱、够包容她了吧。
然而,吴宣仪只是让她把歌词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练习,陈德容就跟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大声喊别逼我!
她既不想练习,也不想付出努力,可又觉得别人的努力和优秀特别刺眼,好像伤害到了她。
吴宣仪和vava都做到这份上了,她还在抱怨自己在团队里很孤独……说句实在话,她这样真的有点“废”了。
说她傲慢、懒惰、不求上进都不足以形容她,她已经脱离正常的行为模式了。
同样没有舞蹈功底的59岁邓萃雯,主动和队友搞好关系,还主动加课加时练习;同样当队长的侯佩岑,面对唱跳功底比自己好的管乐,懂得不把自己当中心,懂得放权,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
可陈德容呢,除了抱怨还是抱怨,队友提一点意见,她就马上反驳人家:“队长要不你来当?”
与社会节奏脱节的困境
陈德容不是跟不上时代,而是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融入这个社会的节奏。
所以一公结束,队长和队员互相选择的时候,别人都在考虑实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匹配度,她却高高在上,一点都不合时宜地说自己想去有爱的团队。
二公比赛,她在舞台上明显划水,却因为吴宣仪和vava的出色表现躺赢。
这不是弱者欺负强者,而是大家选择了一种像哄小孩一样的忽视,毕竟大家都知道“宁可和明白人打一架,也不跟糊涂人说一句话”的道理。
对于一个拒绝融入社会,一心只想活在十几岁少女时代的人,你能拿她怎么办呢?
大家的认知和逻辑都不在一个层面,根本没法交流,能有什么办法呢?
陈德容不是没有机会成长,没有机会融入社会。
比如她参加演技综艺的时候,比如她几年前想在油管和微博上拍视频转型做网红的时候,比如她前些年说要好好发展自己演艺事业的时候……但没过多久,她都放弃了。
她不是没见识过娱乐圈的残酷,也有自己要解决的人生难题,可她就是拒绝成长,就想一直躲在“少女”的壳子里享受安逸。
陈德容没有进入这个新状态、新阶段,她只是年龄数字增长了而已。
那么,像陈德容这样,一直像少女般“任性”地活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看看她脸上显露出的苦相和柔弱姿态,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