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和他(她)一样。
这是《杨绛传》里提到的英国传记家对最理想婚姻的概括。
钱钟书和杨绛也是一样的,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即使钱钟书是一个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大才子”,杨绛也情愿甘之如饴,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他。
他们的生活除了读书做学问之外,也还有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鸡零狗碎。很难想象一个连左右的鞋子都分不清大男人,娶了妻子后,如何能照顾得了妻儿?但杨绛就是愿意和这样的一个大男人生活在一起。

最好的婚姻生活也许就是:我见到他,才知道他正是我想嫁的人;我娶了她,才知道她正是我想要一生陪伴的人。
这是他们彼此对婚姻感情最美的诠释!
钱钟书的父亲在知道儿子钱钟书在追求杨绛后,尽管杨绛还没有正式答应钱钟书,钱父就写书信给杨绛,把儿子托付给杨绛。正常人家都是把女儿托付给女婿,前父深知钱钟书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类人,所以早早就托付给杨绛。
可惜杨绛当时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但当他们生活在一起后,亲眼见到现实生活中的钱钟书,如何把生活弄得一团糟时,按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杨绛一定会觉得被钱钟书那文人的表象给骗了,杨绛会歇斯底里地控诉,然后是心平气和的相教。

但真实的杨绛没有这样,她疼惜钱钟书,为了让钱钟书专心做学问,杨绛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尽管杨绛也不太会。为了让钱钟书吃到中国的红烧肉,杨绛做了许多次尝试,最终在没有中国酱油的情况下,做出了中国红烧肉。
爱一个人,哪怕对方有缺点、生活自理困难,也会庆幸拥有他,给自己照顾对方的机会。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终究会收获真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怨无悔,一路跟随!
从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里,可以看到爱是可以传染和感化的。
钱钟书为爱妻杨绛对自己的包容和溺爱感动了,他主动给爱睡懒觉的杨绛做起了早饭,并且还是变着花样做,这一做就是几十载!
有人总觉得一直为对方干了许多事,时间久了,对方会觉得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地接受。而当不愿再干下去后,对方就以惯性思维觉得是自己该干的,天生就是女人该做的。
两人这样,肯定是谈不拢的,因为观念和惯性思维在中间横着,不存在对彼此的感恩,往往是以激烈吵架和长时间的冷战告终。
而杨绛和钱钟书为什么能够把生活过得美得像一首诗那样呢?
首先是都能包容彼此。
你爱我一分,我感受到了,会回报你十分。你也感受到了,又会加倍地回报我,我也再回报你。如此地循环往复,生活怎么会有争吵和冷战呢?
钱钟书生活不能自理,杨绛爱睡懒觉,两人都着各自的缺点,可是两人都能包容对方,还能够去理解对方,做到宠溺对方。

对于我们普通人家来说,做修理的应该是家里的男人吧,但在杨绛家里却不是钱钟书。
杨绛生了女儿阿缘,坐月子期间,钱钟书干了三件坏事:
打翻了墨水瓶,染了房东家的桌布。钱钟书垂头丧气地说给杨绛,杨绛说:“我会洗”!
钱钟书摔坏了台灯,羞愧地告诉杨绛,杨绛说:“我会修”!
钱钟书弄坏了门,杨绛说:“我能修”!
杨绛在医院里养好了身体,回到了家里洗净了桌布,修好了台灯,门也修得不太容易关上,两人还戏谑地说:“小偷也不会光顾他们家,因为不容易打开!”
杨绛不愧是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
生活就是这样,在于你是什么态度,你觉得它不如意,那就悲观叹气吧;觉得也不过尔尔,那就不妨幽默而过。值得一提的是,仔细观察,生活中一定有美的地方,只在于你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像杨绛和钱钟书那样相爱,生活一定美得像一首诗!
不妨试试多多包容和理解对方,将对方的缺点,用蜜糖包裹,做成匠心美味,盛给对方,你将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