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独立,是他们打开生活大门的一把钥匙

南方都市报 2023-09-13 15:06:09

踟蹰、犹豫、无奈,曾是视障人士出行时不可避免的感受。

“2号楼五单元是在我的右手边吗?”下车前,郭万成向前排的滴滴司机确认了位置,在得到司机肯定的答复后,郭万成拄着盲杖,独自下车。如果不是走近观察到他手边的盲杖,没有人会意识到步履不停的郭万成其实是一位视障人士。

郭万成住在北京大兴的生物医药基地附近,而好友住在新宫,两地相距十几公里,打车和地铁是郭万成拜访好友时最常用的交通方式。在打车与数以千计的同行者产生的不确定性之间,郭万选择更符合自身条件的打车。打车时,由于郭万成是认证的视障用户,滴滴司机会提前收到提示,接到乘客时会主动下车协助他找到车辆。

郭万成

“我遇到的滴滴司机都很乐于提供帮助,他们都很好心,但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提供帮助。现在随着无障碍做得越来越好,这些司机会收到提示应该做什么,免去了很多尴尬”。郭万成向南都记者感慨,两年前他成为滴滴无障碍出行项目的测试员,作为视障用户提出了很多建议,也见证了打车越来越方便的过程。

“独立出行是有瘾的”,郭万成笑道,“如果我凡事找别人帮忙,那我总要考虑下别人有没有空。如果能独立出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打车软件、公共交通的不断优化,郭万成独自行走了许多城市,也爱上了旅行。

独立出行是个人选择,迈出去生活就便利了

作为先天性盲人,郭万成从小就往返于家乡哈尔滨和北京求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早在2014年,上大学之前,为了让父母少一些劳累,郭万成就提出要自己在北京从住所前往火车站,这么多年的锻炼,让他早早掌握了独立出行的能力。

即便如此,生活中还是有些不便之处。“很多地方的红绿灯还是没有语音提示,所以我过马路的时候就需要找人求助,或者通过听车流的方向判断,听到我前面没车了,侧面有车了,就意味着可以过了,但这样并不安全”。

自主生活培训品牌“金盲杖”创始人杨青风,从2018年开始做针对视障群体独立出行训练营,至今已经是第五年,已经培训了三四百个视障人群拥有独立出行的能力。

杨青风

杨青风也是全盲,在他看来,过去打车最大的痛点在于盲人其实并不会招手拦车,“我们没看过到别人是怎么招手拦车的,所以我们也不会。那我们招手拦车时候别人也看不懂,就叫不到车。有了滴滴以后就会好很多。”

除了打车外,杨青风也提到了盲道建设、红绿灯语音提示上的不便,此外,盲道上时常踩到狗屎也让杨青风觉得难以接受,“老是遇到这种事情,就会让人很不高兴”。

此外,由于无法独立出行,不少视障人群在就业、社交上都受到限制。杨青风告诉南都记者,很多视障人群在社区医院工作,但社区医院不像按摩店,会给人提供住宿,这就意味着从业的视障人群需要独立上下班。这对于很多盲人来说,都是挑战,“很多人就怕上下班,所以没法工作。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涉及到职业技能等。但如果不能独立出行,就业的选择上确实会被限制。能独立出行的话,社会融入的程度会更高。”

郭万成

郭万成也强调,“独立出行是一种个人选择,我们不能强求所有视障人群都必须能独立出行。但独立出行就像一把钥匙一样,能干了,就能增强信心,方便生活”。

6年孵化,滴滴无障碍服务助视障者独立出行

就像大多数视障人群一样,郭万成的手机装载了读屏App,他使用手机主要靠听。读屏App的语速被调到了三只四倍,在旁人甚至无法听清的语速里,郭万成能准确找到自己要用的功能。部分App不适用于读屏软件,就会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有些内容在App上不能被读出来,只能读‘按钮’,按钮上是什么字却读不出来”。

滴滴社会责任负责人罗真真告诉南都记者,滴滴最早在2017年就开始在做App的无障碍化,彼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读屏功能进行优化。2019年,滴滴开始做服务无障碍化,也就是在线上叫车的无障碍之外,提供线下服务的无障碍。彼时,滴滴召开了一次恳谈会,请来了包括视障群体、肢体障碍群体在内的用户聊需求。很多用户,也成为了滴滴无障碍的测试员。

滴滴社会责任负责人罗真真

对于视障人群如何无障碍乘车,滴滴最初针对携带导盲犬的用户进行优化,给有导盲犬的用户优先派单, 2021年首期上线“导盲犬使用者无障碍服务”,解决导盲犬被误解为普通大型犬而发生拒载的问题,让携带导盲犬的用户可以顺利乘车,不被拒载。目前,该服务已基本实现对全国持证导盲犬携带者的全覆盖,带动285万的滴滴司机主动完成“无障碍服务认证”。

随后,针对盲人的无障碍也提上日程,这意味着司机的意识都要到位。从最初的几个城市试点,到今年7月,滴滴宣布“盲人无障碍出行服务”全国上线,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每一步,我们都走得很谨慎”。罗真真感叹。

“盲人无障碍出行服务”为盲人用户提供“优先叫车”;聚焦“找不到车”的难点,通过语音播报和短信等形式提醒司机师傅主动联系和寻找盲人乘客,并在上下车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为完成服务的司机点亮“无障碍勋章”。

在过去,郭万成只隐约觉得打车软件越来越好用,直到2021年他成为一名滴滴无障碍出行的测试员后,开始直接给滴滴提交用户体验、提出建议。两年间,最让郭万成印象深刻的改善之一,是滴滴能在叫车时读出预估到达时间。早期滴滴在叫车时无法读出预估到达时间,为此,郭万成需要提前很久出门,经常错误预估时间;能够读出预估时间后,这样一个非常小的改善,都极大地便利了视障人群的出行。

此外,每次下车时,滴滴都会提醒司机,观察车门外侧是否有车并提醒乘客,“这个功能也很好,因为我们做不了,需要司机帮我们做”。郭万成表示。

无障碍服务带领视障者丈量更广的世界

虽然看不见,但是郭万成喜欢旅行,喜欢逛博物馆,很多行程都是他独立完成的。提起那些旅行的经历,郭万成十分兴奋,“当走进博物馆里,听到讲解员的解说时,那种感觉是和在网上了解完全不一样的。当我在敦煌的莫高窟里,听到石门打开的声音,听到讲解员讲解壁画的内容,知道我的面前有唐砖,那种感受特别难忘”。

在独立出行的过程中,郭万成也希望改变周围人对视障群体的印象。“经常有人会奇怪,你作为一个盲人,为什么要一个人出门,我希望改变这种想法,其实要不要独立出行,都是个人选择”。

郭万成

在各个城市独立出行的经历里,郭万成也收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今年7月,郭万成在杭州出差,工作结束后他打车到西湖边走走,行程结束后,滴滴司机让他打开支付宝,要把车费退给他。在被郭万成拒绝后,这位司机只好说,“那祝你玩得开心,一路平安。”最后司机的祝福给郭万成留下了长久的感动,“我觉得科技真的便利生活,当越来越多的盲人通过滴滴能够出门的时候,就能让越来越多的滴滴司机了解盲人,慢慢打破大家过去认为的盲人不能出门,只能在别人照顾下出门的印象。”

盲人用户可在滴滴APP中点击“我的”,并找到“无障碍服务认证”

郭万成也在身体力行,希望给周围人留下视障群体也能正常照顾好自己的印象。在一次乘火车出行的时候,有一个女生曾经拍了郭万成一下,让他帮忙把行李放到架子上。郭万成答应下来后,先是用手摸了下行李架的位置,再将行李放上去。这时,这位求助的女生和周围的人才意识到,郭万成是一个盲人。即使看不见,郭万成也感觉到,好像整个车厢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在尴尬了几秒钟后,女生才对郭万成说对不起,郭万成的回应则是,“没事儿,你看我这不是放上去了吗?”

郭万成还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着更多期待,“现在每次叫车后,都还需要司机来帮助我们找到车。未来会不会随着导航的精确性不断提高,我们也可以去找车,和司机双向奔赴呢?”

罗真真也透露,未来滴滴将在无障碍服务上做更多优化。未来针对视力二级障碍、三级障碍的用户,也将根据其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再往后,针对听障、肢体障碍人群的无障碍服务,我们也会同步去做”。

据了解,今年7月,滴滴与中国盲协签订战略升级合作协议,双方将持续开展“盲人无障碍出行服务”“中途失明者康复重建及盲人出行能力培训”“盲人多元化就业培训”等项目,并支持导盲犬培训工作。与此同时,滴滴面向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人群的无障碍服务也在推进中,预计年内启动测试。

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右)与滴滴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罗真真(左)签署战略升级合作协议

这些涉及独立出行的培训,也改变了参与的视障人群的生活。来自云南的盲人少年庆蒌是一位滴滴司机的孩子,在参加滴滴的独立出行训练营之前,他坚决不肯使用盲杖,因为不想被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是盲人。在参加完训练营后,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盲杖,“盲杖就是我的另外一双眼睛”。

今年8月,滴滴橙果计划举办了一场丛林音乐会,让庆蒌在远赴河南读大学之前,拥有了他和小伙伴们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像庆蒌这样的孩子,通过盲杖,通过火车、高铁,通过出租车、网约车,走向更大的世界。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0 阅读:6

南方都市报

简介: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