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本质上来讲,是感性的动物。
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感性的东西。
就比如你现在突然有了很多很多钱,接下来,一定会去寻求某种感官层面的刺激和享受。
这样举例未必恰当,我们可以再看一个场景,比如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一本书、一首歌、一幅画、一场电影……)时,我们在意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会在意作家的写作技巧、还是歌词是否押韵、亦或画家的笔法、还是导演可以的蒙太奇剪切……
不,都不是,或者说,只有在艺术专业范畴内的讨论时,上述问题才是关键。
对于所有的观众而言,我们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从中获得感性的体验。
说白了,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够打动人。
至于她是用什么技巧打动了人,那是下一步的事情,或者是专业范畴的事情,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她是否能够打动自己。
经常会看到有人批评一本书写的粗浅、一幅画画的简单草率、一首歌毫无修养、一部电影平淡无奇,但是奇怪的是,她们就是能够打动人。
打动人,才是关键,与她本身的专业技巧程度无关。
即使一个毫无艺术底蕴的人,哪怕是个孩童,只要在那不经意的一笔之间,对观众带来了触动,她就是成功的。
传统意义上,一本书,当然应该工工整整去讲好一个或者数个故事;一首歌,也要弘扬某种特别的精神和理念;一幅画,要刻意去表达某种意境;一部电影,更要富有教育意义……
但是,谁规定的这些!
完全可以跳开这些,直接去通过你手里的工具——无论它是一支笔,还是一台钢琴,还是一架摄像机——去表达情感。
几百年前,就有很多艺术家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很多意识流的作品,就此诞生。
她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套路,而是大胆突破,直触观众的内心,激发感性体验。
这在那样的时代(包括今天),绝对是石破天惊的,人们没有见过这样的作品,于是纷纷沦陷。
但是——对的,此处有“但是”——这样的表达,就一定是好的吗?
显然,世界是一次次的轮回。
当这些直接的表达太过泛滥,就一定会回归含蓄。
美,尤其是那些深藏不露的美,又会回归主流。
就是这样,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