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电脑来玩游戏还是专业设计,性能都是基础。所以消费者在装机时对于以处理器为代表的电脑核心硬件的选择就是重中之重。就市面上的产品而言,酷睿i9 13900K这样的产品代表着第13代酷睿的最强实力,性能虽强但价格也比较高,只得让不少主流用户望而却步。
相对来说酷睿i5 13600K的价格就更为亲民,规格也不差。那么在装机时是直接选择酷睿i5 13600K就够用了,还是可以考虑再加一些预算上到酷睿i7 13700K呢?
作为同属第13代酷睿旗下的产品,大家首先要了解的是酷睿i5 13600K和酷睿i7 13700K在工艺、架构上都是完全一样的。具体来说产品代号为Raptor Lake-S,采用了进阶版的Intel 7工艺,升级成了拥有更好通道移动性、更高频率的第3代Intel SuperFin晶体管,带来更好的整体能效表现。
在配备的核心方面,依然是大小核混合架构,其中在Raptor Cove性能核的部分,不仅改进了架构还增加了缓存,与此同时产品能效核的数量得到了翻倍。这些方面的改进既提升了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又增强了多线程性能,实现了游戏性能以及专业性能的同步提升。
从规格对比表可以看到,酷睿i5 13600K和酷睿i7 13700K两者主要的区别有两点,首先是最高睿频频率,其次是在能效核同为8个的前提下,酷睿 i7 13700K多了2个性能核带来的一系列规格上的提升。睿频频率更高,这很好理解,意味着酷睿 i7 13700K在对于频率敏感的游戏等应用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至于性能核的用处,从第12代酷睿开始,Intel产品便采用了混合架构。其中性能核通过更高的频率、IPC性能为游戏、专业软件等应用提供强劲的性能。而能效核的作用在于当性能核处理前台重载应用时,其会在后台负责处理常驻进程,从而避免后台应用抢占前台处理器资源造成卡顿。与此同时,需要完成视频编码、串流或3D渲染输出等工作时进一步提升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
从性能测试可以看到,在单核性能上,酷睿 i7 13700K虽然频率更高,但是两款处理器实际性能表现差距有限。在《CPU-Z》和《Cinebench R23》中,两款处理器的单核性能差距只有3%~4%之间,差距比较有限。不过由于酷睿i7 13700K多了2个核心、4个线程,在多核性能上的差别就大了。《CPU-Z》和《Cinebench R23》的跑分差别分别为27%和26%,由此可见两款处理器在多核性能上的差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你只是要打造一套高性能的游戏平台,考虑到当前6个性能核足以应付大多数游戏的需求,而酷睿i5 13600K和酷睿i7 13700K的单核性能差距有限。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推荐选择酷睿i5 13600K,既能满足游戏运行的需要,又能节约大约800元的预算,将其放到显卡上,显然更为合理。
要是你平时要进行一些视频监视、内容创作等专业应用,或者是预算充足、不差钱,那么肯定是综合性能更好的酷睿i7 13700K适合你。
简单的说就是:有银子就买性能好点的。没有就在经济能承受的情况下够用就行了。啰啰嗦嗦说了半天也不过就是为了赚点流量换银子?但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我如果不跑数据 只玩游戏i312100都够用了
性价比游戏党预算有限必冲 i5-12400f 12490f[呲牙笑]
预算有限就别扯淡了 还是想想怎么还贷款吧
不管啥,4.0Ghz足够用。
有钱你就上顶配,没钱看预算[得瑟]
有钱你买i9也行啊[笑着哭]
你是开f1上班还是比亚迪
i3就行了不玩游戏!
这文用你牛,看包说话屁文
有钱直接一步到位,没钱将就用!
i5 13600kf目前用起来非常舒服
大力研发,努力提高CPU的性能,竟然都是用在了游戏上,希望游戏能兴国
i3 系列就够了
13600KF是目前市面最好的游戏CPU,除了吃CPU的CSGO外。不超频的136可以吃满4090还有余,我年后装机139-136我在朋友店里亲测
首选amd
I5 3570还在用 完全够用 没有升级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