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阿龙
排版 | 阿龙
在网上,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
称在抗战期间,十几名日军,就能守住一座县城,让我军束手无策。
这样的说法,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以讹传讹?
今天,我们不妨来聊聊这个话题。
1、日军的真实战斗力我们不得不承认,二战时期的日军,战斗力的确相当惊人。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军全面向西方学习,不仅实现了工业化,也开始了强兵计划。
强兵计划,主要体现在饮食的改变,和学校的训练上。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有专门的立法,上到皇亲国戚,下到百姓,一律不准吃肉。
这导致日本人的身体素质初期的差。
明治维新之后,吃肉禁令被废除,随着经济的发展,肉蛋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餐桌。
饮食习惯的改变,让日本人的身体素质空前提升。
在这样的前提下,日军各大学校开展“练兵课程”。
除了普通的跑步、蹦跳外,日本中学生还要学习剑术、体操等课程。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日本,就已经在为对外扩张,开始全民皆兵计划了。
这也为日军强悍的战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一战结束后,日军开始实行征兵分级制度,师团等级分为四等,分别是甲乙丙丁。
等级不同,对兵员的身高、体重、学历、体检要求也各不相同,其中以甲等师团的选拔最为严格,丁级最次。
师团的等级,直接决定了训练要求、装备、补给等的严格程度。
就拿进攻来说,普通师团只能携带60发子弹,而甲等师团,则每人可以携带120发子弹。
携带的重炮、轻重机枪等武器,也要比乙丙丁四个师团要多得多。
身体素质强悍,装备精良,也怪不得日军能在须臾之间,便将整个东北收入囊中。
要知道,关东军几乎全部由日本甲等师团组成,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等,全都是甲等师团的精锐,可以说他们就是当时日军战力的天花板。
反观当时的国军,连人手一把步枪都做不到,无论是子弹,还是重武器的数量,都比关东军差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少帅不敢跟日军正面硬碰硬的根本原因所在。
根据东北老兵回忆,由于不抵抗政策,东北各县城的沦陷速度,堪比火箭。
例如黑龙江的拜泉,日军只出动三人便成功占领,占领吉林的伊通,则用了四个人。
这段历史,的确不怎么光彩,日军三四个人便能成功攻下一城,可见日军十几个人就能守住一城,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但这真的就是事实吗?也不尽然。
2、日军守县城,到底用了多少兵力?先说结论,日军守备县城,通常会留下180—300人之间,也就是一个中队左右。
虽然数量不多,但我军依旧不敢轻易打县城。
要知道,当时的日军,控制着大部分交通线,以东北为例,他们占据南满铁路,兵力主要囤积在长春、奉天等城市,一旦县城开战,他们立刻就能顺着铁路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增兵,因此,看似我军是在攻打一个县城,其实是在跟整个东北的日军作战。
这一点,在抗战剧《亮剑》中就有所体现。
电视剧中,李云龙的妻子被日军掳走,关进了平安县城里。
李云龙为救她,足足出动了上万人的队伍,为守住县城,日军足足动用了整个晋西北的兵力。最终,虽然有友军帮助打援,但李云龙依旧没能成功攻下平安县城。
《亮剑》中的平安县,就是当年日军驻守县城的真实写照。
虽然日军驻守在县城的兵力不多,但可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的战力。
在抗战初期,日军凭借强大的动员能力,依靠东北做后盾,能远远不断往前线输送部队。
因此,防守县城的,基本上都是甲种师团的精锐。
他们不仅战斗力强悍,且作战经验丰富,配备有工兵铲、工兵镐等装备,能够随时随地,在任何地形构筑兼顾的防御阵地,依托城墙,我军是很难攻破的。
要知道,那个时候,即使是装备更为精良的国军,配备的重武器也十分有限。
住在老县城的读者们应该都十分清楚,那时候的城墙到底有多厚,少则一米,多则十数米,这样的城墙,别说榴弹炮,就是山炮、重炮,短时间内也未必能轰开缺口。
可见,那个年代,我们的先辈们到底有多么不容易。
凭借小米加步枪,硬生生从敌人口中抢回了一座又一座县城,用鲜血和汗水,铸成华夏不屈的脊梁,相比那些只会卖弄的小鲜肉,他们才应该成为我们的偶像。
有些扯远了,回归正题。
虽然当时日军的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但凭借数百人,想守住一座数千人口,甚至上万的县城还是不太容易。
之所以能守住,还能有恃无恐,就不得不提提伪军们了。
3、伪军提供了“帮助”在整个抗战期间,大概有超过200万的伪军。
他们的主要互动范围就是县城,协助日军完成守备工作,说白了就是跟屁虫。
说起伪军的战斗力,可谓相当差强人意。
主要的人员构成,便是附近的小混混、地皮流氓、无赖等等。
平日里欺软怕硬,毫无民族气节,也没有冲锋的斗志。加入伪军,也无非为了更好的欺压百姓,这样的部队,自然不敢在战场上拼命。
日军也非常清楚伪军的尿性,因此给他们提供的装备,也非常的拉胯。
步枪有土枪、汉阳造和少量的三八大盖等,但基本上能做到人手一支枪,还配有轻重机枪。
这样的装备,虽然无法与国军相比,但已经达到了新四军、八路军精锐的水平。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胜在数量多。一个县城,往往配有几百到数千人的伪军。
一旦开战,日军便会像赶羊群一样,让这些伪军在前面当护盾,他们在后面充当牧羊犬。
除此之外,这些伪军还会配合日军,定期到下面的部队扫荡,一旦发现我军,便会倾巢而出,打不过,便会从大城市调遣更多的部队,一级一级的调遣,再配合交通网、炮楼,不断压缩我军的生存空间,这便是臭名昭著的“囚笼战术”。
由此可见,网上传出的十几名日军就能守住一座县城,完全是谣言。
大多数情况下,日军都至少要派遣一个中队的精锐,外加千人左右的伪军。
虽说令人气愤,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如同苍蝇般的伪军,的确大大阻碍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不是他们,日军想用百人守住一座县城,完全是痴人说梦。
但我们真正该铭记的历史,是日军的残暴,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避免历史在我们身上重演。
不要看评论区,可以说是真的!一个日本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管一个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只要他能想到!如果他死了,那这个村所有人都会被杀死,日本鬼子就是这样做的!
李云龙没有打下平安县城,我们是不是看的不是同一部电视剧?
还有二鬼子啊,
为救妻子 出动上万人 还当论据去讲 UC还能看吗
不可能,一个县城怎么也有个十几万人,没有一个旅的鬼子是绝对守不住的
有的县城太小应该也是有可能的,有的县城才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