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朝鲜的大院君是很有名的人物。他对外的政策保持和宗主国、大清,相同的政策,就是闭关锁国。而且他做的比大清还要更加地道,比如不能进口任何欧美的商品。
其实比较一下,大清还没有闭得那么过分,李善兰在1859年就把微积分的书出版了。
大院君
大院君执政时,最头铁的事情是杀天主教徒。天主教其实在二百多年前就开始在朝鲜传播,到大院君执政时已经有几万信徒。然后大院君为了对付外国渗透,全国大搜捕,杀了上万名,其中还有九名法国神甫。
怎么说呢,其实闭关锁国、反天主教这些都没有问题,这个是朝鲜内政,而且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杀了这么多人,而且这些死的人基本上是良民,就是一件过分的事情。比如这九名法国神甫,驱逐出去就可以了。法国其实是有理由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的。一个国家的人被某个其他国家屠了,又没办法外交解决,怎么办?
所以1866年法国就对朝鲜发动了战争,在入侵之前,还先通知了大清。看来其实列强那个时候还是承认大清是朝鲜的宗主国。
大清当然不敢多废话,因为十年前马神甫事件大家都还记得。
法国第一次入侵
法国人总共发动了两次进攻。
第一次,在八月法国派了三艘军舰沿着汉江,一路向上,最后进攻汉城。但是在朝鲜人的抵抗下,法国人发现人太少,只能撤退。
第二次,在九月法国用了七艘军舰,二千五百人再次进攻。其实这些兵力已经很可观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只用了五千六百人,照样能够赢了大清。
但是法国这么多兵力,却只能在江华岛附近区域活动,没有办法进一步向汉城进军。四十天后,只能撤军。这就是所谓的“丙寅洋扰”。
法国第二次入侵
和朝鲜比较,大清的战斗力只能说弱爆了。其实沙暴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民族问题。
朝鲜是单一民族,即使大院君屠杀了天主教徒,以致人心惶惶,但是在外国人入侵时,还是能够比较容易鼓动下层人民。有很多百姓自愿组成义勇军袭击法国军队。但是这一点对于大清就比较难了。做个类比,就是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