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新能源车时,许多人都被“可油可电”这个流行趋势吸引。
然而,当我真实使用后,才明白其中隐藏的“鬼话”。
因为一开始的憧憬,很快被现实的困扰所取代:日益增长的焦虑、糟糕的体验,让我一次次想要放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似完美的选择,变成了开车的“烦恼”?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
提到这个问题,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
当初选择“买可油可电”的车型,完全是迫于现实的压力。
说白了,就是通勤距离太远了,油费遭不住,再加上保养、保修的费用,觉得压力太大了。
考虑到油车也开了6年,所以,就考虑换新能源车了。
当然,最开始是想换辆纯电车。
因为油这玩意用了这么久,感觉也腻了,想换换口味。
但大家都说:最好别买纯电车,因为万一找不到充电桩,万一遇到大堵车就完了…
此外,很多人都在谈“没有家充别买电车”,所以,我就更不敢买了!
因为有钱买车位,那似乎也没必要换新能源车——毕竟,一个车位十几万,远比油费高。
综合这些情况,“可油可电”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
因为这种车型既能城区用电,上了高速,还可以通过油箱延迟续航。
不管怎么去衡量,似乎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如今开了1年后,我突然发现:
之前的想法太过天真,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远比想象中遥远…
当然,谈后悔倒不是说这种车很糟,因为对比油车来说,还是很给力的。
但这种给力的背后,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
首先,日常使用中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点:
想靠电省钱吧,确实能省一些,但电池容量又不大,纯电跑不了太远…
说白了,只要出现计划外的行动,就得启用油箱了。
尤其是那种周末,想搞个周边游,出个远门,焦虑感就会上升。
因为跑不了多久,发动机就要开始介入,噪音和油费会给你来个糟糕的“见面礼”。
这种让人上下摇摆的体验,很容易让人心里犯嘀咕:“我到底是在开电车,还是开油车呢?”
电池健康度也是个扎心的问题。
因为自己开了1年,就发现电池健康度只有95%了,感觉续航下降了一些。
原本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才发现,“可油可电”的衰减的确很快。
因为电池循环次数多,没几年续航就感觉不太行了…
对此,中汽试炼场的一份报告也证明了这点:
他们发现,2019款特斯拉Model 3在行驶了11.6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依然有89.3%;
而对比之下,理想ONE 2020款在行驶了10.3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仅剩下75.6%。
考虑到这个现实,我真的有点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因为续航衰减的这么快,自己用得不爽且不说,未来二手车估计也很难卖!
毕竟,谁愿意入手一辆衰减这么严重的车呢?
此外,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没有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你经常需要找公共充电桩。
有时候赶上车位紧张,插头又少,你可能要兜两圈才能找到地方充电。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灾难,但它充电慢,频率高啊!
说白了,别人纯电车可以1-2周充一次电,在800v 的加持下,20分钟就就搞定了。
但你自己,2-3天就要充一次,每次都要折腾近一个小时,真的很磨人。
当然,这类车型也不是全无优点,比纯油车省油、城区通勤更轻盈安静,这确实是真实的感受。
但关键问题在于,它并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那种“完美中间形态”。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还是再等等,或者买长续航纯电车。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上诉提到的这些问题,让人真的轻松自在。
总之,“可油可电”的选择并非彻底错误,但想象和现实终究有差距。
对于那些有家用充电条件、想省钱又不想彻底告别油的朋友来说,它确实提供了一个还算能接受的方案。
但你要有心理准备:它不像纯电车那么纯粹,也不像燃油车那么简单。
所以,真正入手以后,其实会有很多的烦恼。
也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才会提到“增程/插混的尽头是纯电”——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当然,也不能说这种方案就那么的糟糕,明年就要推出续航400公里的增程车了,而且充电速度很快。
如果真能实现这个数据,那么,这可能才是理想中的“可油可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