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凭什么成为赚钱“密码”

果酱评娱乐 2025-03-10 04:32:50

DeepSeek之所以成为当前的赚钱“密码”,主要源于其技术特性、市场策略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同时也伴随着投机者的推波助澜。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背后的逻辑:

一、技术优势:低成本与高效能的结合

1. 极低的训练与使用成本

DeepSeek-R1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仅为同类模型(如GPT-4)的十分之一,其API定价也远低于市场水平(每百万输出tokens仅16元)。这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能以极低成本接入AI能力,甚至“一杯奶茶钱”即可调用高级功能。

2. 多模态能力与易用性

DeepSeek支持文本、图像、语音的跨模态处理,用户无需复杂提示词即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例如,自媒体创作者可直接生成高质量内容,电商商家可快速优化商品描述。

二、开源策略与生态共建

1. 开源吸引开发者参与

DeepSeek通过开源模型权重和工具链,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参与技术迭代,形成活跃的社区生态。例如,开发者可基于开源代码定制化本地部署方案,或开发插件扩展功能。

2. 与大厂合作拓展场景

与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的合作,使DeepSeek融入云服务、智能硬件等生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例如,接入DeepSeek的AI键盘、鼠标销量暴增,单日销售额达百万元。

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与变现模式

1. 内容创作与流量变现

自媒体创作者利用DeepSeek生成选题、大纲及完整内容,提升产量和流量。例如,科技博主通过AI辅助将周更量从2篇提升至6篇,广告收入翻倍。

2. 电商与营销优化

商家通过AI生成商品描述、搭建智能客服系统,提升转化率。某智能家居店铺销售额增长30%,客服响应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

3. 教育培训与知识付费

教育工作者利用DeepSeek开发课程内容,如英语教师通过AI生成讲义,实现20万元收入。同时,付费课程和社群成为热门,如某博主6天卖课收入超40万元。

4. 硬件捆绑与本地部署

商家以“本地部署”为噱头销售高价硬件和教程,甚至标价20万元。尽管实际效果存疑,但信息差催生了暴利市场。

四、社会心理与市场投机

1. 技术焦虑与“暴富”噱头

部分商家利用公众对AI的认知不足,制造“年入百万”的营销话术,贩卖焦虑。例如,付费社群宣称“用DeepSeek实战高效赚小钱”,实则内容多为免费资料整合。

2. 信息差套利与灰色产业

本地部署教程、山寨硬件等投机行为盛行。例如,蒸馏版模型被包装为“满血版”高价出售,而实际运行需高配硬件支持。

五、争议与风险

1. 版权与法律隐患

部分课程抄袭免费资料或侵犯知识产权,如清华大学团队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被低价倒卖,涉嫌违法。

2. 虚假宣传与消费者权益

高价课程内容注水严重,用户投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专家指出,此类行为可能构成欺诈,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DeepSeek的“赚钱密码”本质是技术普惠与市场投机交织的产物。其技术优势为创新提供了土壤,但投机者利用信息差和公众焦虑攫取暴利。长远来看,用户需理性甄别,通过官方资源(如开源文档、免费教程)学习,而非盲目追逐付费课程。正如专家所言:“技术不是魔术,暴利卖课本质是投机喧嚣。”

0 阅读:2

果酱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