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受成都市疾控中心邀请,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张珂老师在成都市疾控中心一楼活动中心为全市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人员做了一场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心理建设》的培训,旨在通过心理学相关技术,为全市从事一线艾防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减轻压力和舒缓情绪的方法。
在心理讲座的互动过程中,张老师分别从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哪些工作的压力及对应处理方法、艾滋病感染者心理历程变化及医务工作人员对应处理方法、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及医务工作人员对应处理方法三个方面为在座的医生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心理建设
张老师首先以图式的方式阐明了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强度巨大,面对工作的性质特殊,社会认可度偏妥,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包括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大量反复拨打卫生系统电话从而延误影响医务工作者正常开展既定工作),这引起了很多与会医生的共鸣。有医生表示因为长期从事基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工作繁冗,并不一定得到别人的理解,感觉到压力巨大,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感。
趁着大家进入状态,张老师顺带抛出了一道趣味心理测试题,让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人员通过选择书桌,沙发,床和电视柜等几个物体粗略测试他们当前的心理状态,大部分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者都选择了沙发,而沙发恰恰代表了压力大希望得到休息。通过展示心理模拟图,用模拟图展示了自我对压力的评估。张老师表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存在着压力,压力将会呈大致正弦规律的方式出现,通过及时正确的抒发将会使压力得到释放,从而心理保持健康。在讲座现场,分别演示了冥想,腹式呼吸法,鼻式呼吸法等运用调息呼吸频率及自由联想的方式进行转移注意力和释放压力。
积极互动 郭老师笑得最灿烂
第二部分, 张珂老师着重讲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心理历程变化及对应处理方法,分别讲解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否认期,怨恨期,妥协期,抑郁期和升华期,在每个周期感染者所对应的特点和主要心理活动方式。在号召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关心关注艾滋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时,也建议关注感染者亲属的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张珂老师着重向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者讲解了让大家头痛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形成原因和分类,以及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应该如何进行交流沟通。张老师重点讲了“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及临床心理干预评估”。在以艾滋病科学防治为基础的条件下,将恐艾干预技术科学的以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和艾滋病恐惧症临床心理评估的流程图给各位在座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特别是针对于艾滋病恐惧症临床心理评估,首次提出了刺激源,恐惧时间,恐惧程度三维理论,并且在刺激源,恐惧时间,恐惧程度下又提出了三个小分类,结合辅助评估因素的四个小分类,共计13个功能板块来进行恐艾症的综合性心理评估。所有相关数据和框架结构来展现的艾滋病恐惧症干预流程让在座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人员真实的了解到了原来对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这么一个小群体,还有如此多的考究和学问。
艾滋病恐惧症形成三要素
据悉,本次培训共有数百名来自成都各区市县的艾滋病防治医务工作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