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堆积超过18亿吨!三峡大坝可能会报废?联想三门峡,该如何治理?

宇宙天文学 2024-07-03 21:09:1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堪称“国之重器”。

它不仅可以防洪抗旱,还具备强大的发电功能,是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但三峡大坝在拥有显著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

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泥沙淤积”问题。

汛期来临,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现状如何?

我们面对这个关乎三峡大坝命运的“老大难”问题时,是否能出台更多新举措?

触目惊心:三峡大坝的泥沙淤积现状仍十分严峻

据水利部门统计,截至目前,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总量已经高达20.8亿吨。

这个惊人的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三峡水库长期蓄水作业导致的泥沙淤积现状。

产生淤泥堆积的原因则来自各种不同的方面。

首先,三峡大坝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大坝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来自上游的河水会携带大量泥沙。

上游地区虽然植被丰茂,但因地势高、降水多、流量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由于河流的侵蚀,河水流经之地的土壤或碎石会被冲刷碾碎成小颗粒,并浮在水中。

经过三峡大坝时,由于大坝的阻挡,便自然而然地造成部分泥沙沉积。

其次,三峡大坝的阻拦使水流速度变缓。

河水流速减慢时,由于冲劲不足,带不走泥沙就会留在原地。

大坝的阻挡作用导致水流方向改变,河水一个“猛回头”,进而形成回流区,使泥沙淤积更为严重。

例如位于常年回水区的重庆涪陵,现已成为受泥沙淤积问题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最后,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三峡库区泥沙量将进一步累积。

根据水文监测记录显示,三峡库区的年均淤积量仍在稳步增加。

仅2015年一年时间,就有2.5亿吨泥沙在库区沉积。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要解决三峡库区泥沙淤积问题,就必然要面临无数兼具长期性和复杂性的挑战。

这让人不禁回想起三峡水库的“难兄难弟”:三门峡大坝。

由于在建设初期缺少一定的预见性,三门峡大坝未充分考虑到泥沙淤积的问题,导致大量泥沙沉积在潼关至三门峡之间的河段。

这不仅导致黄河的支流渭河被迫“拔高”了4.5米,直接威胁西安市的安全,还导致地下水难以正常排放,大片良田变“沼泽”。

许多人不禁担忧,三峡大坝会不会走上三门峡大坝的老路?

以三峡大坝的体量,如果泥沙堆积的现状得不到改善,岂不是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妙计频出:看专家学者怎样力克难关

值得欣慰的是,面对泥沙沉积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早在三峡工程规划初期,国家就特地组建了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以便更好地面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恶劣情况。

为了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维护长江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专家组实施了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采取“蓄清排浑”的调度运行方式。

所谓“蓄清排浑”,就是在每年的汛期前,提前把水位控制在防洪限制水位。水位一降低,自然就有足够的库容防洪了。

而此时因为频繁下雨,恰好赶上一年中长江流量比较大的时期,充满泥沙的浑水可以利用“冲力”排进下游,减少泥沙堆积。

等雨季过后,长江流量变小,泥沙含量随之减少。这时再进行蓄水,源源不断的清水就可以继续保障发电和航运工程顺利进行了。

第二,三峡大坝早在建设之初就修筑了多个排沙设施。

三峡大坝设有22个泄洪孔和多个排沙孔,在必要时它们可以排放泥沙,进一步保持水库的清洁。

第三,利用“调沙提效”新模式对泥沙进行监测和评估。

如今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三峡治理在利用新技术这方面也不甘落后。

专家们利用三峡入库水沙实时监测-预报-动态调度平台,对泥沙淤积情况进行即时监控,并对后续发展做出合理预测。

为了提高监测和预报的准确度,专家们充分利用大数据或人工智能,收集并分析水库的流量、水位、含沙量等等,有了科学依据,再做决策就会轻松许多。

通过上述举措,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且管理方式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被进一步优化。

专家学者们的“踏实可靠”,似乎让大家暂时松下了一口气。

但回望三峡大坝从立项之初到如今的历史,质疑与反对的声浪仍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在“泥沙问题”的背后,部分民众还存在其他顾虑。纵观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我们怎样才能在泥沙治理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环境、治沙两手抓

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胡春宏教授长期深耕于水文学与泥沙治理领域,为三峡治理做出过无数卓越贡献。

他曾表示,在水库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的当下,三峡工程泥沙重大问题的研究目标是促进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峡大坝带来的便捷与安全是每个人都能亲眼看见的:包括但不限于防洪效益显著、发电功能强大、航运效益可观、有效缓解旱情等。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三峡大坝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长江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

同时,在修建大坝过程中对土方的开挖爆破,也破坏了土壤环境。

综合看来,三峡大坝的修建当然是利大于弊的。但面对它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我们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其减轻。

目前采取过的举措有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例如植树造林,尽可能减少土壤流失,从根源上降低泥沙含量。

此外还有利用生物技术促进植被恢复:例如在泥沙淤积较为严重的地区,挑选适合生长的植被进行种植,使当地的泥沙加快速度进行稳固。

同时,这些植被还可以吸引野生动物们“安身立业”,建立新家园。

通过这些措施,三峡大坝在泥沙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生态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结语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在三峡大坝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泥沙治理”正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据估计,三峡大坝的使用寿命仍有百年之久,泥沙问题固然严峻,但并不足以对大坝造成致命的危害。

不过,现实不容我们骄傲自满。在未来,我们也应该继续保持对三峡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关注,使得大坝得以继续发挥其效益,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武菲.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李木子.三峡工程的科学决策和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207-208.

0 阅读:0

宇宙天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