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这是大家常用来调侃对方的一句玩笑,可见大家对蛔虫并不陌生。
蛔虫病早在八九十年代广泛流行,是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不仅又出现在农村,而且进入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被忽略的寄生虫病”。
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蛔虫病,主要是粪口传播(吞入感染期蛔虫卵)。现代很多人吃东西讲究“原生态、粪浇菜”的情况越来越多,喜欢生吃各种凉拌菜,吃水果不削皮,甚至食入半生不熟的烧烤等等,这些都可能增加了蛔虫病的感染几率。
调查显示
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较高,男女感染率相近。感染蛔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舌面有乳头状红斑零散出现,突出舌面,数量不一;
下唇黏膜出现针尖米粒样的颗粒丘疹,多为灰白色;
巩膜上出现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的蓝色斑块;
面部可见白斑、脸色蜡黄;
脾气暴躁、肛门发痒、脐周痛无定时、指甲隐约可见淡白色圆形白斑,边缘不整齐、心神不宁等症是患蛔虫病的症状。
蛔虫一般见孔就钻,也可引起胆道蛔虫病、阑尾炎、甚至肠穿孔等可能;若蛔虫缠结成团,易导致肠梗阻。蛔虫病有哪些认识误区?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经常出现肚子痛、睡觉总是磨牙,爱咬指甲,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肚子里有虫?其实这些症状并不能确诊孩子肚子里有虫。
1
肚子疼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很多疾病均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因此需多次行便常规检查,找到虫卵方可确诊;
2
睡觉总是磨牙,有可能因为精神紧张、口腔关节咬合问题所致;也有可能晚饭吃的太多导致消化不良;或是偏食、挑食等导致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引起的;
3
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有可能与精神紧张有关,部分儿童伴有睡眠障碍、焦虑、多动、咬手指等,也有可能是缺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异食癖;
4
脸上白斑、面部皮肤局部的色素缺失,有可能是白色糠疹等。
因此,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吃驱虫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日常注意什么?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不吸吮手指头;
● 不要在户外排便,防止粪便污染环境;
● 注意饮食健康,不吃不洁食物,尽量吃熟食,不喝生水,若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去皮,或用开水烫,防止沾染在蔬菜和水果上的蛔虫卵进入消化道。
蛔虫病治愈以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次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也是成人感染率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