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围美:美代表黑脸破防,中俄火力压制英法习惯吃瓜

明方风林界 2025-02-20 14:06:47

近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迎来了一场火药味与掌声交织的高级别会议。

中国外长王毅以安理会轮值主席身份主持“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主题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罕见提前到场寒暄,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外长簇拥致意,现场宛如一场“全球南方”的胜利集会。

王毅开篇直指核心:“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但如今的国际秩序正被单边霸权撕裂。”

他抛出四点主张——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团结协作、行动导向,句句扎向美国“长臂管辖”的痛处。

更狠的是,他明示“全球南方”要在完善全球治理中“走在前列”,摆明了要掀翻西方主导的旧秩序。

这场会议,说是“多边主义论坛”,实则是各方对美式霸权的公开叫阵。

01 五常发言:中俄联手“打脸”,美代表面色铁

中方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四点主张:坚持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和行动导向,旨在重振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他强调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赢得各国的广泛认可。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发言中警告,由于西方国家削弱联合国权威和国际法核心地位,全球正濒临核大国直接军事对抗的边缘。

他指出,每当某些国家无法在安理会推动其议程时,就会滥用单边制裁等强制措施。

谈及俄乌冲突时,涅边贾强调,当前局势已清晰表明,谁在推动公平平等的世界秩序,谁仍沉迷于过去的地缘政治游戏。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里维埃在会上明确表态,反对单边主义,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英国代表吴百纳则重申了对联合国的承诺,但同时也强调需应对新兴挑战,暗示其仍将与美国保持一致立场。

英法的发言虽措辞不同,但法国的多边主义立场与英国对美追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欧洲内部的分歧。

不过作为美国的盟友,英法代表的发言总体温和,主打一个和谐吃瓜。

轮到美国代理大使谢伊发言时,场面一度尴尬。

她说联合国机构近年来偏离了其核心使命,所以美国要重新评估对联合国的支持。

美国要衡量联合国的行动是否符合美国利益,同时因为一些联合国机构存在反you的立场和情绪,所以美国不会支持这些机构。

她宣称“联合国不能被中方主导”,却遭伊朗代表当场打断:“美国才是地区动荡的罪魁祸首!”

谢伊脸色由红转青,攥紧演讲稿的手指关节发白。

02 美国为何被孤立?三大“作死”操作

双标成瘾:从加沙到乌克兰

美国一边在乌克兰问题上指责中国“偏袒俄罗斯”,另一边却对以色列轰炸伊朗使馆视若无睹。

这种“驰名双标”连盟友都看不下去——英国《卫报》直言:“白宫的逻辑是:我的炸弹叫自卫,你的反击叫恐怖主义。”

拖欠会费:霸权最后的倔强

截至2025年,美国拖欠联合国常规预算高达12亿美元,维和经费欠款突破25亿。

古特雷斯曾无奈吐槽:“美国用信用卡透支全球治理。”

当谢伊大谈“维护联合国权威”时,巴西代表冷笑反问:“您带支票本了吗?”

盟友离心:从“跟班”到“反水”

特朗普二度执政后,强推“美国优先2.0”,不仅威胁吞并格陵兰岛,还公开羞辱英国首相斯塔默。

王毅趁势访英德,抢在美国前与欧洲达成气候合作。

德国《明镜》周刊调侃:“中国外长的行李箱里,装满了美国丢掉的盟友。”

03 全球治理变天:从“美国规矩”到“中国方案”

这场会议看似是言语交锋,实则是国际秩序迭代的缩影。

王毅的四点主张中,“行动导向”最耐人寻味——中国早已不满足于口头倡议:

经济上:RCEP扩容、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放贷额突破千亿美元,“去美元化”联盟悄然成型;

安全上:促成沙特伊朗和解、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中国开始定义规则;

话语权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47个成员国中,32国支持中国提出的“发展权优先”议案。

反观美国,还在沉迷“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一边派“香蕉人”戴琪在安理会抹黑中国,一边威胁南非“敢办G20就制裁”。

结果?G20峰会上,王毅与南非总统握手言欢,鲁比奥的缺席反倒成了媒体笑柄。

04 霸权黄昏与多极黎明

会议散场时,王毅与古特雷斯并肩离席,谢伊却被记者围堵追问:“美国是否已成安理会孤儿?

”这一幕,恰似当今国际格局的隐喻——当中国用“命运共同体”凝聚全球南方,美国却抱着“冷战思维”自说自话。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80年前,美国主导建立联合国;80年后,中国用多边主义为其续命。

区别在于,当年的美国带着“救世主”光环,如今的中国只撂下一句硬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0 阅读:6

明方风林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