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场被全球紧盯的“密室谈判”终于落幕了。
俄罗斯代表团与美国代表团在闭门会谈中鏖战四个半小时,双方代表走出会场时面带微笑。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轻描淡写一句“谈得不错”,美方则高调宣布“四项共识达成”——这场看似云淡风轻的外交博弈,实则暗流汹涌。
“不错”的背后,是俄美互放试探气球。
乌沙科夫口中的“不错”,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没掀桌子”。
俄方代表德米特里耶夫直言:“现在谈妥协太早,但至少开始互相听对方说话了。”
美方国务卿鲁比奥则用“四项原则”包装会谈成果,字里行间充满特朗普式“交易艺术”的烙印:
修复外交关系、结束俄乌冲突、规划战后合作、确保进程推进。
看似目标明确,实则全是“框架”,具体怎么填肉?双方默契地避而不谈。
沙特成“最佳群演”:端茶倒水,深藏功与名。
为何选在沙特?这出戏的导演显然精于算计。
沙特既非北约成员,又与俄美能源利益深度绑定,堪称“中立工具人”。
俄美在此密谈,既避免在欧洲或美国本土“被围观”,又能借沙特王储的钞能力刷一波存在感。
毕竟,沙特刚承诺未来四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转头又和普京聊能源稳价,左右逢源玩得溜。

修复外交关系:先给大使馆通个电?
双方同意恢复使团正常运作,看似基础操作,实则暗藏玄机。
自俄乌冲突后,美俄外交官互逐、领事服务停摆已成常态。如今重启外交渠道,表面是为后续谈判铺路,实则俄美在试探对方底线:

美国想借机渗透俄内政?俄罗斯则盯着解除制裁的缝隙。
鲁比奥一句“需要外交设施正常运行”,翻译过来就是:“咱先把间谍派回去再说。”
结束俄乌冲突:美国要快,俄罗斯要稳
特朗普高呼“无法接受欧洲无休止战争”,华尔兹放话“迅速推进谈判”,俨然一副救世主姿态。
但俄方淡定得很:拉夫罗夫咬死“领土问题免谈”,佩斯科夫更玩起“合法性质疑”,暗示泽连斯基政府不够格签协议。
双方心照不宣:美国想速战速决腾出手对付中国,俄罗斯则要借谈判固化战场成果。

战后合作蓝图:能源与军火的利益置换
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讨论了全球能源价格——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利益勾兑!
俄罗斯手握油气命脉,美国页岩油巨头早想分一杯羹;而美方抛出的“战后乌克兰军事化”方案,更是明牌:
让欧洲出钱武装乌克兰,美国坐收军火订单,顺带把俄罗斯逼成“地区保安”。
进程保障机制:五个大佬继续“密室游戏”
鲁比奥称五名核心代表将主导后续谈判,彻底把乌克兰和欧洲踢出群聊。
这招“小圈子决策”堪称特朗普的经典操作:当年退出巴黎协定、撕毁伊核协议,哪次不是单方面掀桌?
如今美俄关起门来瓜分东欧利益,欧洲只能扒着门缝干瞪眼。
02 俄罗斯的“新要求”:北约必须自扇耳光?
谈判桌上,俄方甩出一记重拳:要求北约正式撤销2008年对乌克兰的入约承诺。
扎哈罗娃犀利补刀:“光拒绝乌克兰加入不够,得白纸黑字撕了当年的布加勒斯特宣言!”
这一招直戳北约软肋——当年美国强推乌克兰入约,法德暗中反对的旧账被翻出,如今逼北约自我否定,既是羞辱西方,更是为俄乌战局套上“安全锁”。
但美国会接招吗?特朗普团队嘴上喊着“乌克兰入约不现实”,身体却很诚实:
一边默许北约与乌克兰“事实一体化”,一边盘算着让欧洲买单养“抗俄打手”。
这场“承诺撤销”的拉锯战,注定成为后续谈判的爆点。

当俄美在利雅得推杯换盏时,泽连斯基紧急飞往土耳其见埃尔多安,高调宣称“绝不接受未经乌方参与的协议”。
可惜狠话放得再响,也掩盖不了乌克兰的尴尬:美国早把矿产协议甩到桌上,要求乌方用稀土矿所有权抵军援债,甚至计划派兵“守卫矿产”
这哪是援助?分明是殖民式收割!
欧洲集体焦虑:马克龙连夜开趴体,德国怒刷存在感
法国召集紧急峰会,德国防长痛批“跨大同盟不能排除欧洲”,芬兰总统斯图布高呼“没欧洲参与的谈判不合法”……
欧洲的愤怒背后,是深深的恐惧:特朗普若与普京达成“大交易”,欧洲不仅安全架构崩盘,还得自掏腰包给乌克兰当血包。
但骂归骂,欧洲敢和美国掀桌吗?别忘了,美国老大在欧洲可有十万以上的驻军。

俄美“热恋”能持续多久?
特朗普想靠“速成和平协议”刷政绩,普京则要借谈判巩固战场红利。
双方短期利益看似契合,但根本矛盾无解:美国要乌克兰成“反俄堡垒”,俄罗斯要其做“缓冲国”。
一旦触及克里米亚或顿巴斯地位,谈判分分钟崩盘。
全球地缘震荡:旧秩序崩塌,丛林法则回归
这场会谈赤裸裸暴露了特朗普的“新世界观”:
盟友?不过是提款机!多边机制?纯属碍事!欧洲被边缘化、乌克兰成棋子、联合国靠边站——世界仿佛重回19世纪列强分赃时代。

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的秩序已经崩塌了,丛林法则又重出江湖!”
四小时的利雅得会谈,揭开了后俄乌冲突时代大国博弈的序幕。
俄美表面握手,实则各自握紧筹码;欧洲上蹿下跳,却难逃“被安排”命运;乌克兰声嘶力竭,终究沦为谈判桌上的背景板。
这场大戏的编剧是现实政治,导演是利益算计,而观众席上的我们,只能屏息等待下一集更荒诞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