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一弃产抗日1937年,河北有个大地主叫高士一,他决定放弃家产,带着全家加入了抗日的队伍。后来他在战场上拼命打仗,当上了旅长。毛主席还特意派人问他,是不是因为以前是地主,现在怕被别人排挤。那他这个大地主为啥要抗日呢?
地主出身的善行高士一1895年,高士一出生在河北任丘大苟各庄一个地主家庭里。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四,村里人都挺尊敬地叫他“高四爷”。他爸在当地是个大名鼎鼎的地主,有四千多亩地,还经营了好多工厂,养牲口啊什么的。另外他还有一大堆船,用来运货到各地卖。家里有钱有势,人口也多。他们在村子北边用一百亩地建了个“高家场”。虽然他们很有钱,但没像其他地主那样欺负农民,反而经常做好事,所以在当地口碑很好,很有威望。
高士一的成长经历高士一是家里的老四,从小就被爸妈宠得不行。吃穿用度啥的都特别好,但他却没有因此变得娇气。反而,他性格特别豪爽,也很讲义气,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很好动,不喜欢念书。读了几年私塾后,他就不再想学了。然后跟着二哥一起出去闯荡社会。
多才多艺的热心人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他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枪法特别准,而且特别喜欢打抱不平,不管是谁被欺负,只要让他看见了,肯定会出手帮忙。在这过程中,他还学会了很多技能。他种地特别厉害,修农具也很拿手,还懂一些中医知识,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抓药。
开明乡绅的社会贡献在社会生活中,他的思想受到了各种影响,变得越来越开明。他不仅反对裹小脚,还支持女子上学,甚至出钱建了村里第一所女子小学。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在村里推广现代文化,鼓励大家接受新思想。因此,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后来,他还被选为国民政府河北省的河务委员,帮助村民们修筑河堤、管理水利事务。
东北沦陷与抗日救亡活动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北三省被日本人占领了。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很多爱国的人都非常悲愤。高士一也是这样,他痛心疾首地觉得大家应该团结起来反抗,不然整个国家都会变成亡国奴。那时候,他的儿子高万德正在保定上学。在学校里,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动,结果被当时的反动政府通缉了。后来没办法,他只好辍学回家乡。
儿子加入游击队父亲默默支持高士一知道这件事后,非但没责怪儿子,还支持他的做法。他认为年轻人爱国没什么错,反倒是政府干这种事挺让人恶心的。儿子回到老家后,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跟着老红军继续搞革命。每次战斗他都表现得很出色,很快就当上了大队长。后来,他们把据点设在了家里,还经常拿家里的粮食和钱支持游击队。高士一早就知道这些情况,但他一直装作不知道,就是想默默地支持儿子的革命行动。
高士一:抗日救国除了支持儿子抗日,他还主动收集抗日消息,把各地的战况和新闻整理成报纸,在村里发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爱国的作用。1937年,冀中地区的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侯玉田被当地的反动政府抓走了。高士一的儿子高万德知道后非常着急,想尽办法想要把他救出来,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去找了自己的父亲高士一,告诉他自己要救的人其实是侯玉田,并请求父亲帮忙营救。
侯玉田获救高士一听说这件事后特别上心,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到处奔波,最后终于把侯玉田给救了出来。侯玉田获救后,特地去高士一家里感谢他,并跟他说了现在共产党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想法。
共产党欢迎抗日人士他说现在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愿意抗日,就可以加入共产党的队伍,共产党欢迎所有抗日的人。高士一听后非常高兴,马上说他早就想和共产党合作了,只是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立刻表示要马上参加。
高士一家人的分歧没想到的是,他自己想抗日的想法居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特别是当他们听说共产党的代表侯玉田来到高家后,全家人都慌了神,生怕高士一加入共产党后会连累到他们。面对家人的反对,高士一态度非常坚决。他告诉那些来劝他的家人,他抗日的决心不会改变。他说现在国家危难,只有抗日,中国人才能找到出路。他认为跟着共产党抗日才是正道,所以他一定会坚持到底。如果家人愿意和他一起抗日,他求之不得;但如果有人继续反对,那他绝不同意。
高士一的抗日之路于是,在高士一的坚持下,那些来劝他的人最后都走了,他那坚持抗日的精神也感动了侯玉田。侯玉田当场就任命他为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开始了他的抗日之路。得到共产党的认可后,高士一的抗日热情更是高涨。他号召当地的村民们团结起来抗日,坚决不做亡国奴,要一起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人。他先是带着自己的家人加入了抗日队伍,并卖掉了家里的东西,拿出钱来给队伍买武器。在他的努力宣传下,抗日队伍逐渐壮大,从几十人发展成了三千多人的武装力量。
高士一家的抗日故事1937年12月,高士一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很多侄子侄孙也都加入了抗日的队伍,用他们的热血保卫祖国。高士一带领全家抗日的事迹传开后,河北各地的人都积极响应,纷纷组织起抗日队伍,掀起了一股抗日热潮。在上级的指示下,为了把这些队伍整合起来,他出了不少力。随着他的抗日队伍越来越壮大,国民党跟日本人也开始注意到他。他们想说服高士一,给他高官厚禄。但高士一对这些诱惑坚决说不。
高士一家人的抗日决心日本人用的方法比国民党还要残忍。他们抓走了高士一的侄子,想让他投降,但高士一坚决不屈服。后来日本人杀了他侄子也没能动摇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坚定了为家人报仇的决心。没过多久,他的儿子高万玉也被敌人杀害了。当时他已经68岁了,但他表现得非常坚强,他说儿子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做亡国奴,一切都有希望。在高万玉去世后不久,他又把另外三个儿子和孙子都送到队伍里。他自己也跟着部队打了半年的游击战。
高士一在解放战争前的事迹1942年,他接到命令带领队伍去了陕甘宁边区。在那里,他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特意问他有没有因为身份问题遇到不公平待遇。后来,当国民党军队重兵包围延安时,高士一挺身而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对外沟通和贸易的渠道,确保了延安的物资供应。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年龄渐长,他被调离了前线,在晋绥军区担任后勤部长。在这期间,他不顾自己身体状况,积极为解放军筹集物资,保障了大西北的顺利解放。
西北建设贡献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西北地区担任过不少重要职务,比如西北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北建筑工程总局副局长,为西北地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做了很多贡献。1961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他回到北京。后来在1968年因病去世,享年74岁。虽然他的家庭背景是地主,但他思想非常开明进步,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永远值得人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