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商标25亿转让给赛力斯,品牌“切割”背后藏着华为更深的谋略

老胡说菜 2024-07-05 06:52:20

汪鹏

承诺不造车的华为,再次抛出“王炸”。近日,凭借着华为赋能“一飞冲天”的赛力斯,计划25亿拿下“问界”商标。此次“品牌”切割,或预示着华为再次向市场宣告其想要成为新能源车“卖水人”的决心。

切割问界商标后,华为“卖水人”的形象显得更加立体。

7月2日晚间,赛力斯突发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用25亿收购华为问界系列商标,据悉,该系列商标的估值超过百亿。

事实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灵魂论”引爆市场后,关于赛力斯是否依附于华为的话题便甚嚣尘上。

为了打破市场的质疑声,赛力斯不断强化与问界商标绑定度的同时,还欲拿下问界M9系列的超级工厂,彻底将赛力斯的标签刻在问界上。

问界的主导权逐渐从华为转移至赛力斯的深层次原因,是华为的“默许”。因为对于此刻的华为车BU来说,一个有“灵魂”的赛力斯,无疑能够强化其“不造车”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华为车BU确实在不断强化自己“卖水人”的身份,紧锣密鼓的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借此进一步布局新能源车赛道。

赛力斯拿回“灵魂”?

估值百亿的商标,华为“打折”卖给了赛力斯。

根据赛力斯的公告内容,赛力斯汽车拟收购华为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收购价款合计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同步发布了由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相应评估报告,该报告显示,在不改变用途、资产按现有使用方式持续使用等假设条件下,协议标的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102.33亿元。

对于此次收购,赛力斯方面称,协议标的转让不影响双方联合业务的开展,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并且本次交易相关标的资产将专用于双方联合业务,将进一步保障了AITO问界的长远发展。

此外,华为也表示,将继续支持赛力斯造好问界、卖好问界,公司一贯坚持不造车,而是利用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持续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深化,并未停留在口头上。近日,华为和赛力斯还签署了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联合业务优势,将AITO问界打造为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协议是自合作双方在2023年2月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后,首次签署相关协议,从中也可一窥二者深化合作的决心。

或许正是因为华为和赛力斯之间的合作过于紧密,市场关于问界系列主权的问题一直颇具争议,这于赛力斯的崛起过程有着不小的关联。

据悉,赛力斯的前身为小康股份,2016年赛力斯成立,背靠着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为主体经营,直到2022年才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几年间,赛力斯连年亏损,2020年至2022年,赛力斯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94.85亿元,这差点令赛力斯丧失走下去的信心。

这时,布局新能源车赛道的华为,成为了赛力斯的救赎。2021年4月,华为推出智选车模式,赛力斯成为其首个合作伙伴。在此模式下,华为深入参与到赛力斯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此后的赛力斯实现了腾飞。

仅从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来看,赛力斯的市值从百亿级别,一度暴力拉升至1500亿,市场知名度和产品口碑也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因为华为深度参与赛力斯造车,导致市场不断传出赛力斯沦为“代工厂”的说法,显然这与华为“不造车”的口号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在于赛力斯展开合作的同时,华为还在谋求其它合作伙伴。仅智选模式,华为的合作伙伴就还包括江淮、奇瑞、极狐等车企。

显然,对于赛力斯来说,这不见得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赛力斯崛起的很大一部分动力,来源于市场对华为这个品牌的认可,为了摆脱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赛力斯正在努力“拿回”自己的灵魂。

6月28日,赛力斯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据悉,龙盛新能源主营的业务主要是提供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生产性租赁服务,现在主要负责生产AITO问界M9系列等新能源汽车产品。

不难发现,赛力斯加速找回“灵魂”,或是因为华为在不断深化“不造车”的形象。

强化“卖水人”身份

通过“切割”问界系列,华为再次向各车企明确了业务合作的边界。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26日,华为便开始强化不造车的承诺了。彼时,华为与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悉,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并将专用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至目标公司。

今年1月16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范围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华为车BU独立迈出重要一步,公司有望借此开拓更多的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将“问界”商标切割给赛力斯之前,华为已完成了“智界”、“享界”商标的转让。

据悉,华为在5月底将其注册的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北汽新能源;6月初,华为又将其注册的2枚运输工具类“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这些均是华为强化“不造车”承诺的具体行动。

事实上,余承东虽表示华为车BU扭亏为盈,但据华为披露的官方数据,2022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1亿元,仅占总营收0.3%,而其入局5年,累计投入却达300亿元,进一步扩大赚钱效应,无疑是当务之急,这意味着,华为需要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而在轻资产化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华为将主要精力投注于产品附加值颇高的智能驾驶、车技系统等,无疑也将大大加快公司的发展脚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华为来说,和以问界为代表的系列车做好切割,或许也有利于抵抗新能源车偶发的意外状况,对公司可能造成的舆论风险。

对这些车企来说,一个不会夺走自己“灵魂”的华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因为华为带来的影响力早已刻进了众多投资者心中。

华为赋能“显威”

一个没有“威胁”的华为,无疑将成为众车企眼中的“香饽饽”。

据悉,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采用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模式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其中,采用解决方案模式合作的车企是长安汽车,采用智选车模式合作的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负责运营“鸿蒙智行”生态品牌。

据“鸿蒙智行”微信公众号7月1日晚消息,鸿蒙智行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94207辆,登上中国新势力品牌上半年销量第一,其中6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46141辆。

巨额交付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其中孕育着无数机遇,赛力斯便是通过华为赋能崛起的典型代表。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建立跨界业务合作关系以来,赛力斯便迎来腾飞契机,最新数据显示,AITO问界全系6月单月交付突破4万,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AITO问界M9在6月份的交付量高达17241辆,累计大定超10万辆;AITO问界新M7在6月份的交付量大18493辆,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1万。

产品销量上的不断突破,反哺公司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赛力斯均处于亏损的状态,公司扣非净亏损分别为8.84亿元、23.08亿元、27.93亿元、42.96亿元、48.17亿元,五年时间累计亏损超150亿。

但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问界系类车的火热的销量公司首次实现了盈利。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赛力斯营业收入为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赛力斯发布公告称,赛力斯汽车拟按协议约回购购菁云创富、赛新基金所持的赛力斯电动55%的股权,相应收购价格约为12.54亿元。

据悉,赛力斯电动的净资产为7.85亿元,55%股权对应的净资产约为4.31亿元,结合12.54亿元的收购价计算,这部分股权的净资产溢价高达190.95%,这或许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赛力斯的财务压力得到了环节。

对于深陷“血海”竞争的各大车企来说,华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力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此次“放手”问界商标,或为华为赢得“整片森林”。

0 阅读:0

老胡说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