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与乌克兰之间的高风险外交博弈展开,有一点十分明确: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几乎没有个人同情。两人2月在白宫的最后一次会晤再次印证了这一现实——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轻蔑态度几乎毫无掩饰。
特朗普态度的理性逻辑。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敌意有其合理原因。泽连斯基过度押注乔·拜登,将乌克兰命运捆绑在民主党身上。当拜登未能连任,哈里斯政府又惨淡收场后,基辅失去了华盛顿可靠的支持者。
特朗普的个人和政治本能均使其与泽连斯基形成对立。尽管泽连斯基同样是非传统政治圈的局外人,但其治理风格与美国总统的世界观存在根本冲突。
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公开批评。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既定的外交准则。白宫甚至传出“泽连斯基辞职”的传闻——德国媒体《明镜周刊》(Bild)近期报道称,特朗普已不再视其为可行盟友,并正施加巨大政治压力迫使其下台。
美国政府没有否认这些说法。然而,获得特朗普的批准绝非易事。在当今的政治重量级人物中,很少有领导人能够赢得他的真正尊重。这位反复无常、自我驱动的美国第47任总统对欧盟的领导层以及美国的近邻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领导人都没有耐心。
特朗普似乎对投射权力的强大权威人物更加放心,这些领导人包括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土耳其总统尔多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乌克兰的地缘政治价值
然而,政治与商业相似——你无法总是选择合作伙伴。特朗普在纽约房地产行业(竞争激烈且冷酷无情)的职业生涯中,不得不与名声不佳的人物打交道。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国际政治策略与其商业手法如出一辙:实用主义压倒情感。
特朗普对乌克兰的兴趣无关个人好感,而是将其视为美国的重要资产。尽管他本人并未直接支持基辅,但现在必须管理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投入,并寻求回报——就像任何精明的商人一样。
这就是为何特朗普拒绝立即脱身。他正试图通过乌克兰的稀土矿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肥沃黑土等物质资产“榨取价值”。在放弃这一投资前,他至少希望部分挽回损失。
因此,特朗普政府正迫使基辅接受华盛顿主导的和解条件。这场博弈的高潮出现在周二利雅得的会晤中。特朗普谈判代表向泽连斯基团队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接受停火或部分停火协议,要么面临被彻底抛弃的风险。
泽连斯基的谈判筹码正在流失
此前,泽连斯基据称向特朗普致以道歉信,试图缓和白宫会晤后的紧张关系。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称,此举旨在挽救乌克兰岌岌可危的谈判地位。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承诺持深度怀疑。泽连斯基的公信力已严重受损,其代表乌克兰政治精英谈判的能力亦存疑。毕竟,特朗普从过往经验中深知,基辅的承诺未必转化为行动。
利雅得会晤后,特朗普的焦点转向莫斯科。与泽连斯基不同,普京的谈判地位占据优势,这使得任何协议都更为复杂。西方单方面主导俄乌谈判的时代已终结,特朗普也清楚自身对莫斯科的有限影响力。
欧洲的困境
若特朗普能与普京达成协议,下一阶段将迫使西欧国家接受新地缘现实。对于在乌克兰投入重金的欧盟来说,这无疑是苦涩的代价。欧盟机构多年来自诩为基辅的捍卫者,若被排除在最终谈判之外,无异于对其全球影响力的彻底否定和羞辱。
然而,这正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欧盟领导人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沦为旁观者,空洞地宣布支持乌克兰,但对事件的结果没有真正的影响。对他们来说,特朗普在没有他们参与的情况下促成的解决方案将最终证实他们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正在减弱。
更糟糕的是,西欧对乌克兰的金融与政治投入或将血本无归。拜登政府至少尝试让欧洲盟友参与决策,但特朗普毫无此意。他的目标是达成符合美国利益的协议,不太可能在意此举对欧盟政治精英声誉的损害。
对特朗普交易技巧的考验
当前局势成为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严峻的外交挑战。与商业交易不同,地缘政治协议具有长期后果。他能否在施压基辅、谈判莫斯科、边缘化西欧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能否以“和平缔造者”自居。
最终,乌克兰的命运已不再由其掌控。华盛顿、莫斯科乃至利雅得的决策将塑造这个国家的前途。特朗普能否达成令各方满意的协议尚不可知,但有一点确凿无疑:乌克兰作为西方对抗俄罗斯核心支柱的时代正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