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张江,吴江,赵喜娟,等.肺癌放疗患者衰弱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5,40(04):36-40+45.
[2]郑凤雨,李佳,孙旭,等.中医药抑制肺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17[2025-03-20].
[3]贾杰,陈欣,何竟,等.“老年肺癌全周期康复评估与治疗”康复与呼吸专家共识[J].康复学报,2025,35(01):11-21.
2018年,42岁的郑广林是一名来自贵州的矿工。他从成年起就一直在这座矿山工作,离老婆孩子近,还能挣钱,因此一干就是几十年。只不过随着孩子们日渐长大,家里的开支一下就大了起来,可工资却多年不见涨。没办法,郑广林就只能从自己身上节省,少吃荤菜,单薄的口罩循环利用好几天。就这样,郑广林省出了孩子们的光明前程,却不知自己的身体健康早已悄悄亮起了红灯。

2018年4月14日,早上郑广林一如往常地在下到了矿井中,随着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周围的灰尘四处飞扬。没一会儿,灰尘引得他的胸部突然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嗽声尖锐而刺耳,仿佛喉咙里有一根羽毛在不断地刺激着他的呼吸道。郑广林不由得弓起身子,捂住嘴巴,试图停止这场咳嗽。很快,他感觉喉咙里有一股黏液在翻涌,他使劲咳了两声,这才吐出了一口白色黏痰。
过了好一会儿,咳嗽声终于渐渐停歇。郑广林扶着墙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可随着每一次的呼吸,胸口就会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的闷痛,仿佛有无数细针同时在刺痛着他的肺脏。郑广林用手紧紧按住胸口,没想到疼痛却愈发剧烈,如同浪潮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袭来,狠狠地冲击着他的身体,他感觉自己的整个人都要被痛楚所淹没。郑广林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一旁的工友见状,赶紧递给他装满热水的保温杯。郑广林坐在地上喝了两口热水,又歇了一会,这才感到舒缓了不少。
4月27日,最近这段时间以来,郑广林的咳嗽声就一直没停过,为此他还买了不少止咳药,可惜效果甚微。这天他下矿没多久,肺部再次爆发出急促的咳嗽声,喉咙里粘稠的痰液随之松动。郑广林习惯性地掏出纸巾包裹痰液,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只见痰液呈现出异常的红褐色,上面隐隐约约可见血丝。郑广林心想不对劲,于是下工后就立马去了医院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根据郑广林的主诉和体格检查报告为他安排了血常规、肺部X线、肺部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沉降率轻度增高;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升高,细胞角蛋白片段升高;胸部X线:右肺下叶可见密度增高影,边缘毛刺状,邻近胸膜增厚;PET-CT:右肺下叶代谢异常增高灶,SUVmax 8.2。诊断为肺癌。
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对郑广林分析道:“你目前的病情不算太糟糕,病灶并未出现转移,因此我们建议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再配合辅助化疗治疗,基本上能清扫绝大部分的变异细胞。”郑广林听后顿时红了眼眶,双手紧紧地攥住那张薄薄的纸。他的妻子在得知此事后,毅然决然地支持且劝说丈夫一定要配合治疗。
一周后,郑广林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进行了右肺下叶切除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经过这么一遭,出院后的郑广林干脆辞去了矿场的工作,转而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既能保证充足的休息,也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利于肺部的恢复。除了每天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的药以外,他还开始注重饮食均衡,经常吃一些牛奶鸡蛋、鱼虾等优质蛋白来补充营养。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8月12日,这天郑广林如期来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均降至正常范围内;胸部CT:右肺下叶切除术后愈合良好,无渗出及积液,原肿瘤部位未见复发或残留病灶。看着自己的病情稳定,也没有复发或转移的征象,郑广林的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现实的磨难远远不止于此,2021年9月16日,这天郑广林的妻子照例给他做了一大桌
色香味俱佳的饭菜,但他却提不起任何食欲。郑广林感觉自己的胃口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制住了,看着食物,却感觉不到一丝饥饿。不想让妻子担心的他还是尝试着举起了筷子,可他的身体也感到异常乏力,手中的筷子像是有千斤重一般。
就在郑广林强迫自己吃下两口排骨后,一阵难以忍受的胀痛突然从他的右上腹传来,就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他的内脏里狠狠地搅动着,疼得他一时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手中的筷子“咣当”掉落在地。可腹中的疼痛愈发的剧烈,还伴随着一种灼热感,仿佛肚子里藏着一团燃烧的火焰。一旁的妻子见他脸色惨白,大汗淋漓,也是吓得不轻,随后赶紧扶着郑广林到了附近的医院。

很快,相应的检查报告就出来了,显示:腹部CT:肝脏多发低密度结节,大小约为2.1cm×1.5 cm,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快速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MRI:肝脏多发转移灶表现明显,未见远处骨转移征象。结合郑广林的病史,诊断为肺癌肝转移。 郑广林的妻子看到检查结果单后,顿时放痛哭,陪着丈夫四处看病的她自然知道“肝转移”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郑广林呆呆地怔在原地,无数的疑惑和绝望瞬间涌上心头,一时间也让这个大汉红了眼眶。他声泪俱下地拉着医生问:“医生,你们真的没有搞错吗?我当时复查的时候明明显示没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难道是假的吗?更何况我平时又不抽烟喝酒,清淡饮食,甚至连工作都辞去了就为了能让肺恢复地更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看到眼前这对泪人,医生心里也很不好受,但更多的是诧异。他查看了郑广林的就诊记录,手术确实顺利且没有转移迹象,按照他这么健康的生活方式,压根没有道理会在短短时间内转移啊?是不是遗漏了什么细节?医生决定从郑广林的生活习惯细节入手,在一个多小时的询问后,果不其然,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些端倪。

医生十分惋惜地说道:“真是无知啊!疾病的复发转移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尽管你不抽烟喝酒,饮食清淡健康,复查报告也显示没问题,但你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正是你每天在生活中的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害得你陷入这回天乏力之地啊。如果当时能避免这一点,或许一切还有转机……”
在医生的详细询问下,郑广林终于意识到,自己在手术后的深呼吸训练,才是使得肝转移的关键。他一直认为肺叶切除后,需要通过大量深呼吸练习来增强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所以每天都会进行长时间的深呼吸、腹式呼吸、扩胸运动,希望能让自己恢复得更快。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刻意加强的呼吸训练,竟然让细胞获得了更多的氧气,加速了它们的扩散。
肺腺癌细胞极其擅长适应低氧环境,当体内氧气供应正常时,它们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但如果它获得了足够的氧气,它们会迅速活跃起来,甚至刺激新的血管生成,让细胞更容易转移到肝脏、骨骼等远端器官。

通常患者在手术后,尤其是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后,往往会出现肺活量下降、呼吸困难、疲劳感增加等问题。虽然科学合理的肺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强肺部耐受力,并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从而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然而,锻炼方式必须科学,不能盲目进行,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因此,患者的肺功能锻炼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在早期恢复期,肺部尚未完全恢复,患者应以静息训练为主,避免过度劳累或对肺部造成刺激。
此阶段可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即平躺或坐直,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缓慢收紧腹部,以增强膈肌运动,促进肺泡扩张,提高肺活量。同时,可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患者在吸气后用嘴巴缓慢吹气,就像吹蜡烛一样,有助于减少呼吸急促,提高氧气利用率。

到了中长期恢复期,肺功能逐步恢复,患者可以开始增加低强度运动,如步行和轻柔的拉伸训练,并继续进行呼吸训练。此时可以进行渐进式步行,先从短距离慢走开始,再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距离。
同时,可以进行手臂和胸部扩展训练,如手臂上举、扩胸运动等,以促进胸廓活动,提高肺部弹性。此外,吹气球训练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可以增强肺泡扩张,提高肺活量。然而,此阶段仍然需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如跑步或负重训练,以防增加心肺负担。
(注:《18年,42岁矿工肺腺手术顺利,3年后肝转移,原因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