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报道,日前,欧盟外长博雷利起草了一份关于调整对华战略的草案。根据报道显示,该草案主张欧盟不应卷入中美之间的“零和博弈”,而这恰好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呼吁的内容。在12日的欧盟外长会议召开前,博雷利便提出将会在会议上讨论该草案。对此,有分析就认为,欧盟此番转变对华态度,多半就跟近日的中法外长会谈有关。那么,这是中欧关系的转机吗?
报道称,博雷利认为,欧盟在对华政策上应该区分对华接触和管理对华关系风险。他指出,诚然欧盟在这些方面与美国的协调很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欧盟应该卷入中美之间的“零和博弈”。按照博雷利的说法,欧盟只有坚定与中国保持接触并寻求合作,才能为中欧复杂的关系建立稳定性,而不是追随美国对抗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对华关系风险方面,博雷利除了强调中欧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外,仍然提到了中国是欧盟的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不过,与以往不同,博雷利并没有盲目升级对中国的敌视,而是坦言这些因素的权重会随着中国的具体行为而变化。随后他就称,结合实际情况去看,中欧关系当前的竞争因素确实比较明显。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博雷利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他的对华主张还是换汤不换药。通俗一点的讲就是,在能够合作的领域维持合作,而在一些存在竞争的领域,欧盟则是需要保持对华强硬的姿态,以捍卫自身利益。显而易见,若真按照欧盟的想法来,那中欧关系立马就会变成完全基于欧盟的利益,而非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是中方绝无可能接受的。
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在欧盟最新讨论的新对华战略里面,并没有出现挑战或者是威胁等字眼。此外,欧盟也没有对华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而在此之前,G7早就放出风声,将在5月中旬的G7领导人峰会上要求中方遵守所谓的“国际规则”。在此背景下,欧盟此番避开一些敏感话题,摆明了就是有意对华示好。
须知,欧盟内部此前可是有不少官员都在鼓吹减少对华依赖,比如冯德莱恩,比如朔尔茨。尤其是后者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他最近一次提出“去风险化”的论调,还是在秦刚外长访问德国的当天。那么,博雷利此番推动欧盟更新相对友好的对华战略,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呢?
分析认为,欧盟之所以突然转变态度,或许是受到中法外长会谈和美国对华风向转变的影响。
首先,中法外长会谈能够触动欧盟的细节,至少有两个。其一是,秦刚外长明确表示,中国愿与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将合作蛋糕做大,并重申中方始终将欧洲视为全面战略伙伴。显而易见,中方都快将合作蛋糕直接递到欧盟面前了,若欧盟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我们不排除会跟俄罗斯一样直接更换合伙人。其二是,法国外长强调中法关系互相依存。言外之意大概就是,法国已经明确了对华立场,即坚定不移地与中方加强各领域合作。若欧盟与法国唱反调,其内部的矛盾只会进一步激化,这显然不符合欧盟一直想要维持的内部团结。
至于为何说也是受到美国对华风向的影响,主要是源于王毅与沙利文近期举行的会晤。关于此次会晤,外界普遍视为,这是中美开始破冰的迹象。连美国都开始基于自身利益调整了挑衅性的对华战略,欧盟怎么可能再继续心甘情愿充当冤大头。
不过,鉴于在对华政策上,欧盟内部一直存在巨大分歧,这意味着,即便欧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对华战略,想必也很难真正做到不针对、不依附和不受制于第三方。若欧盟在很多问题上不能充分尊重中方的利益,哪怕中欧能够继续维持一些商定的对话和合作,但估计双边关系也很难更进一步。
所以,若欧盟真的支持马克龙此前提出的“独立自主说”,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行动。而这一点,欧盟就应该好好学学法国。
总结来说,中欧去年将近七千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摆在那里,若欧方能够实现战略自主,中欧关系必将更进一步。反之,这块压舱石,不见得就会一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