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农村媳妇?那些困在北方农村的光棍们

草根爱练剑 2025-03-08 15:50:29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尘俗之上 陕西

今年春节回家,在老家待了3天,见了老同学,跟村里人拉拉家常,听到了很多村里的“秘密”。

我老家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没有产业,村里人大多种粮食和苹果,有时间了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平时的村里格外冷清,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有一些年轻的面孔,这时村子才有了一些生气。

我们家是村里的大家族,爸爸兄妹6个,有4个已去世,只剩下他和最小的姑姑。再到下一代,总共有16个小孩中,其中男孩9个,女孩7个。

这9个人中,最大的已经50岁,最小的也34岁了。

细思极恐的是这9个人中,6个人现在都没媳妇,也就是农村人口中的光棍。

范围再扩大一些,整个村里,这不是特殊情况,其他家只是没有这么严重。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光棍,粗略算了下,800人的村子里,光棍有30个。

30年前,那时我还在读小学,虽然村里大部分人都很穷,但是光棍很少,记忆中只有1个人。

30年后,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农村没人了,地也没人种了,连小伙子都找不到媳妇了。

这30个光棍,可谓各有各的不幸。

老家思想比较传统,没有人觉得光棍挺好,我跟几个自家兄弟聊过,大家普遍觉得打光棍挺丢人的,所以不是不想找媳妇,实属无奈之举。

其中大概有10几个人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没有钱,出不去彩礼,买不起房,所以没有女孩愿意。有7,8个人在工地和工厂打螺丝,平时接触不到女孩子,就这么拖了下来。

还有4,5个人是原来结过婚,但由于各种原因,离婚了,年纪也40了,就一直单着。除此之外,还有2个人是由于个头太矮,长相一般,没有女孩子愿意跟。

总结下来,大部分农村人打光棍都是被迫的,被嫌弃而找不到合适的,无非就是钱,工作,或者长相。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人,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衡达123:100。

所以这么多人打光棍不是暂时的,也不是幸存者偏差,未来将是一个更长久,更普遍的问题。

相比城市,农村的光棍问题只可能更严重。

到底是谁“偷走了”农村媳妇?

很多人怪罪于彩礼,认为是金钱扼杀了婚姻。

不可否认,这个问题在农村很严重。

在我们西北农村,订婚的彩礼钱现在涨到了20万,据说江西那边还有50万的,确实太夸张了。

我有个亲戚的小孩前几年结婚,彩礼15万,女方家要求:在农村盖个新房,花了20万,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总价40万,首付12万,还要买一辆车子,又是12万,再办个酒席,还需要5万。

这所有的全部弄完,差不多要60万。

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60万对他们来说,绝对属于天文数字。最后他们也是找亲戚朋友借了个遍,才把这事情应付过去。

结婚的时候风风光光,但背上了一身债,父母的余生都要拼命打工挣钱,这就是现实。

钱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现在找不到媳妇的这些男生,很多小时候都是留守儿童,长期跟父母分离,性格内向、成长过程缺少爱,书读的也不多,没有好工作,跟女孩子交往起来,没有多少竞争力。

还有些比较懒得人,受网络的影响,开始摆烂、躺平,在家里啃老的人不在少数。出去打几个月工,回家躺一段时间,钱花完了再出去,如此这样反复,不攒钱,也不考虑未来的事,完全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试问,这样付不起的阿斗,谁敢把女儿嫁给他?即使结婚了,拿什么养媳妇和小孩?

除了钱和人的因素外,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也不能忽视。

现在短视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城市和农村的割裂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为光棍问题,又添了一把火。

通过手机短视频,女孩子们接触到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和以前相比,不好“骗”了。

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有这么多挣钱的机会,有这么多优秀的男人,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禁锢在农村。

宁愿去城市里打工做牛马,也不愿意留在农村种地养娃。

这些女孩子身上传统的信念崩塌了,她们不再认命,不认同找个老实人好好过日子,社会发展的洪流已经重塑了农村女性的价值坐标系。

如果可以一步到位,谁又会愿意慢慢等待呢?

可以预见的是,女孩子会越来越不愿意呆在农村,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光鲜亮丽,这些对年轻女性的吸引力是无敌的。

如果你还期望,在农村有个房子,有几亩地,就想让女孩子跟你好好过日子,那大概率将是一种幻想。

当代社会在剧烈变革,基于传统的物理连结都在崩塌,而尤以农村最为严重。

逐步脱离家族、亲情的约束,人注定将融入到更大的洪流中去。

这是趋势,谁也没办法阻挡。

就像《白鹿原》里写的一样,虽然白嘉轩努力维持着封建社会的伦理与道德,但在时代的浩浩荡荡面前,不堪一击。

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也不打,而现在,农村的光棍们正在被时代的车轮碾压。

他们无处发声,更没有办法去改变,微弱的挣扎最终只能是徒劳。

当短视频成为新嫁妆,土地便再也留不住要出走的基因。

老家院子的合欢花又开了,只是当年种下它的那些年轻人,已经淹没在了城市的霓虹灯里。

1 阅读: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