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一封由班老地区四位佤族头人亲笔书写的信件,穿越了崇山峻岭,跨越了国界,直达中央。信中,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渴望回归的迫切心情。信中写道:“请问班老历来是中国的土地,但是现在还有外国人的找温驻着(注:找温系外国官吏的官阶),以前勘测国界时,外国官曾送来东西给我们,我们也没有接受,英国人就打我们,因此恐惧。现在外国人经常来,假使班老归中国,请派解放大军去驻,保护我们,班老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如不要班老也请回信。”这封信,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班老人民对祖国的热爱,更是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无限信任。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亲自过问,并安排中央办公厅给班老头人回信。信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将随着祖国的建设走向繁荣和富裕的道路,佧佤族也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希望你们密切团结佧佤族人民,为巩固祖国国防和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努力。”这封回信,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班老人民的心田,也坚定了他们回归祖国的决心。
然而,班老地区的回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1941年国民党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中缅南段未定边界协议,将班老地区划归英属缅甸以来,班老人民就一直在为回归祖国而努力抗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们从未屈服,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在缅甸仰光发表了《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中缅两国开始了长达6年多的边界谈判。期间,双方领导人多次互访,克服重重困难,逐渐达成共识。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为班老地区的回归奠定了法律基础。
同年9月,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了界线走向和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及骑线村寨的调查工作。10月1日,中缅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正式确认班老地区归回中国。次月,解放军进驻班老地区,飘扬起了五星红旗。班老人民终于迎来了回归祖国的喜悦时刻。
1960年,是我们国家非常困难的一年。面对自然灾害和外部压力,全国人民都在为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班老地区毅然选择了回归祖国。这份赤子之心,这份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日月可鉴,感天动地。
回归之后,班老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班老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如今,班老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
应该大力宣传,民心所向,更多的领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