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男公务员,工资低北京消费又高,他们是如何找到对象的?

职场先锋官 2025-02-17 15:48:32

部委公务员的工资确实不高,工作十年左右,混到副处级,年收入也就十五万上下。这个收入水平,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公务员相比,差距明显,也不如中部武汉长沙合肥等省会城市。更不用说,绝大多数部委公务员并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

这样的收入,在北京这样的高消费城市,按理说确实难以吸引到合适的对象。然而,现实却是部委里的男性公务员,绝大多数都能顺利结婚,而那些嫌弃部委工资低的女性,通常也不是部委男性公务员的首选。

一、

我认识一位部委单位的男性,家庭条件不错,算是三线城市中的中产以上。他在部委工作后,一直未婚,直到35岁晋升为副处长,才开始认真寻找对象。最终,他找了一位家境殷实的女性,虽然学历不高,但家境优越。这位女性看中的正是他的部委副处长身份以及未来的权力、地位和资源。这种搭配在部委里并不少见。

我刚上班时,不久就成为领导的跟班,看似前程似锦,许多领导都表示要给我介绍对象,说是老板或老总的女儿,甚至领导的闺女。如果我愿意,凭借“领导跟班、年轻有为”的名头,确实能找到家世和家境都很好的对象。但我觉得自己活得简单,对钱的要求不高,对尊严的要求却很高,于是拒绝了这些好意。

二、

部委公务员的分化相当严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家境优越型:这类公务员家庭背景强大,父辈享受过权力资源,希望孩子能延续家族荣耀。他们寻找的对象通常是家世背景相似的,能对前途有所帮助的。

中产偏上型:这类公务员家庭条件较好,父母能提供较大的经济支持,如在北京购房、每月补贴家用等。他们自身素质和条件也不错,通常会找门当户对的对象,大概率也是同样优秀,在北京的央国企或知名企业工作,年收入较高。

普通家庭型:这类公务员家庭条件一般,甚至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寻找的对象通常有两种:一是家境较好但自身条件一般的女性,利用部委公务员的身份和潜在资源弥补家庭经济不足;二是同样来自普通家庭但在北京体制内有稳定工作的女性。部委公务员虽然收入低,但有公租房和经适房,住房支出较低,孩子上学也有一定保障。两人在北京体制内工作,每月综合收入近三万,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可以的。如果另一半在央企或国企工作,家庭收入会更高,生活也会更滋润。

三、

如果一个人自身经济条件一般甚至较差,找对象时更在意收入,希望通过婚姻获得更好的物质体验,那么她不应该选择部委公务员。因为部委公务员也想利用自己的“身份”找一个收入高或家境好的女性。换句话说,彼此都不是对方的理想选择。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像一个各种物种大聚集的热带雨林或大草原,不同群体虽然都生活在北京这个“动物园”里,但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动。从婚姻的角度来看,不同圈层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于生殖隔离的距离。

那些顶级家世或中产及以上家世的部委公务员,他们的条件和资源允许他们找到更好的对象。即使是普通家庭出身的部委公务员,也不会与希望获得更好物质条件的女性结合。因此,他们看得上的,往往配不上;他们瞧不起的,其实也看不上他们。想通过婚姻获得高物质体验,还是换个赛道吧,部委公务员确实没那个资格高攀。

最后,部委公务员的低薪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在婚姻市场上,他们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家境优越的部委公务员可以凭借家族资源找到合适的对象,中产偏上的部委公务员可以凭借自身的条件和家庭支持找到门当户对的伴侣,而普通家庭出身的部委公务员则可以通过寻找家境较好或同样在体制内工作的对象来弥补经济不足。然而,对于那些希望在婚姻中获得高物质体验的女性来说,部委公务员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 2025-02-17 17:42

    不懂就不要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