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项300练(124)

小高语文在线 2025-04-24 01:32:33

【学生版】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王安石在变法时的坚定决心和果敢精神,也是历史上许多改革家所共有的品质。

(2)《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古诗词中采用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乐器”声音的美妙,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D电影与2D电影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2D电影的原理与生活中常用的投影仪类似,是由一台电影放映机将电影画面投射在幕布上,画面经过慢反射,进入观众的眼睛。而3D电影与2D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带3D眼镜会看到屏幕上有“重影”,而戴上3D眼镜就会看到诩诩如生的“立体”画面?

原来,常见的3D电影,是由两台放映机将电影画面,以细微的偏差,一左一右投射在大屏幕上, (1) 。而戴上3D眼镜后,由于镜片的特殊光学滤光性质,左眼只能看见左放映机投射的画面,右眼只能看见右放映机投射的画面。

事实上,这两个画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由电影拍摄现场处于左右不同位置的摄像机拍摄的,这就相当于人的左右双眼。因此,坐在电影院里的小伙伴看到的画面就相当于在拍摄现场用双眼看到的立体场景。所以,戴上3D眼镜,我们就能看到“立体画面”了。

(2) ?

①看过3D电影的朋友们会发现,3D电影的亮度往往不及2D。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3D眼镜的镜片。③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商业影院的3D眼镜镜片很暗。④事实上,商业影院用的是这种普遍“被动3D”的技术。3D眼镜的左右镜片是特殊的镜片,在光学学科专业名称为“偏振片”,能起到滤光作用,这就会使电影的亮度大打折扣。

此外,大多数影片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单放映机,这种3D的画面亮度大概只有2D的1/4-1/5。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质量3D影厅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高反射率的金属幕布。

这样一来,3D电影的画质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

18. 文中第二段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写。

19. 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存在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字文》中以“洪荒”一词修饰宇宙,指“天地开辟之初混沌蒙昧、无边无际的状态”的意思。在这里“洪荒”是一个联绵词,理论上联绵词的特点是构成词的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在词形用字上,只用字之音,因此一个联绵词往往有多个不同写法。“洪荒”一词的其他写法还有“鸿荒”“鸿黄”等。不过,相对而言,“洪荒”这一词形明显更为我们所熟悉,这应当与该词形在语义显示方面存在的优势有关。

借助“循音赋意”的方式,在联绵词的语音和语义框架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语义形式与词义关联性好、贴合度高的词形。譬如联绵词“参差”,又有异形作“篸差”“嵾差”等,“参差”这一优势词形所选用的“参”和“差”各自单独使用都可表示不整齐义。再如联绵词“徘徊”,又有异形作“俳徊”“裴回”等,“徘徊”这一优势词形的选字均从“彳”,与往返来回的词义更为契合。

21. 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词语构词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婀娜 B. 地震 C. 葡萄 D. 城市

22. 人们弃“鸿荒”“鸿黄”这些字形不用,更倾向选用“洪荒”这一写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教师版】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王安石在变法时的坚定决心和果敢精神,也是历史上许多改革家所共有的品质。

(2)《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古诗词中采用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乐器”声音的美妙,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度义而后动 ②.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③. 冰泉冷涩弦凝绝 ④. 凝绝不通声暂歇 ⑤. 大弦嘈嘈如急雨 ⑥. 小弦切切如私语(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度、悔、涩、歇、嘈。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D电影与2D电影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2D电影的原理与生活中常用的投影仪类似,是由一台电影放映机将电影画面投射在幕布上,画面经过慢反射,进入观众的眼睛。而3D电影与2D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带3D眼镜会看到屏幕上有“重影”,而戴上3D眼镜就会看到诩诩如生的“立体”画面?

原来,常见的3D电影,是由两台放映机将电影画面,以细微的偏差,一左一右投射在大屏幕上, (1) 。而戴上3D眼镜后,由于镜片的特殊光学滤光性质,左眼只能看见左放映机投射的画面,右眼只能看见右放映机投射的画面。

事实上,这两个画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由电影拍摄现场处于左右不同位置的摄像机拍摄的,这就相当于人的左右双眼。因此,坐在电影院里的小伙伴看到的画面就相当于在拍摄现场用双眼看到的立体场景。所以,戴上3D眼镜,我们就能看到“立体画面”了。

(2) ?

①看过3D电影的朋友们会发现,3D电影的亮度往往不及2D。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3D眼镜的镜片。③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商业影院的3D眼镜镜片很暗。④事实上,商业影院用的是这种普遍“被动3D”的技术。3D眼镜的左右镜片是特殊的镜片,在光学学科专业名称为“偏振片”,能起到滤光作用,这就会使电影的亮度大打折扣。

此外,大多数影片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单放映机,这种3D的画面亮度大概只有2D的1/4-1/5。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质量3D影厅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高反射率的金属幕布。

这样一来,3D电影的画质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

18. 文中第二段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写。

19. 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存在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8. 将“慢”改为“漫”;

将“带”改为“戴”;

将“诩诩”改为“栩栩”。

19. 语句②,“是由于”改为“在于”或将“由于”去掉

语句④,“普遍”提到“用的”前面

20. (1)因此不戴3D眼镜会看见“重影”

(2)3D电影一定会比2D电影暗吗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①将“慢反射”的“慢”改为“漫”。“慢” 表示速度迟缓,与反射现象无关,“漫反射”是光学专有名词,指光线投射在粗糙表面时,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文中描述电影画面经幕布反射进入观众眼睛,应使用“漫反射”。

②“不带3D眼镜”的“带”改为“戴”。“带”表示携带、附带,如“带行李”;此处表达佩戴眼镜的动作,用“带”属于动词使用错误。“戴”指将物品加在身体部位上,如“戴帽子”“戴眼镜”,本字符合语境。

③“诩诩如生”的“诩诩”改为“栩栩”。“诩”意为自夸,无“诩诩”连用的用法。“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栩栩如生”为固定成语,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文中形容3D画面逼真,应使用“栩栩如生”。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语病的两处:

②句,重复赘余,“原因是由于”语义重复,可将“是由于”改为“在于”或将“由于”去掉。

④句,语序不当,“普遍”修饰“用”,故将“商业影院用的是这种普遍‘被动3D’的技术”中“普遍”应提到“用的”前面。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处,结合上文“为什么不带3D眼镜会看到屏幕上有‘重影’,而戴上3D眼镜就会看到诩诩如生的“立体”画面。原来……”可知,本段是对上文疑问的具体回答,本段的两句话分别照应两个疑问,本空前面“是由两台放映机将电影画面,以细微的偏差,一左一右投射在大屏幕上”是对“不带3D眼镜会看到屏幕上有‘重影’”的具体原理分析。此处需衔接“投射画面”与“重影”的因果关系,可用“因此”承接前文两台放映机投射画面的原理,用“重影”对应后文现象,同时与下文“而戴上3D眼镜后”形成对比,故可填“因此不戴3D眼镜会看见‘重影’”。

(2)处,本处为疑问句,根据结构,应是对下文内容的总领句。结合下文“看过3D电影的朋友们会发现,3D电影的亮度往往不及2D。②主要的原因是……”“3D电影的画质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可知,下文主要指出3D电影亮度不及2D,同时分析了原因。因此,此空需以问句引出下文对“是否一定暗”的解释。故可填“3D电影一定会比2D电影暗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字文》中以“洪荒”一词修饰宇宙,指“天地开辟之初混沌蒙昧、无边无际的状态”的意思。在这里“洪荒”是一个联绵词,理论上联绵词的特点是构成词的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在词形用字上,只用字之音,因此一个联绵词往往有多个不同写法。“洪荒”一词的其他写法还有“鸿荒”“鸿黄”等。不过,相对而言,“洪荒”这一词形明显更为我们所熟悉,这应当与该词形在语义显示方面存在的优势有关。

借助“循音赋意”的方式,在联绵词的语音和语义框架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语义形式与词义关联性好、贴合度高的词形。譬如联绵词“参差”,又有异形作“篸差”“嵾差”等,“参差”这一优势词形所选用的“参”和“差”各自单独使用都可表示不整齐义。再如联绵词“徘徊”,又有异形作“俳徊”“裴回”等,“徘徊”这一优势词形的选字均从“彳”,与往返来回的词义更为契合。

21. 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词语构词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婀娜 B. 地震 C. 葡萄 D. 城市

22. 人们弃“鸿荒”“鸿黄”这些字形不用,更倾向选用“洪荒”这一写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答案】21. A 22. ①“洪荒”一词指“天地开辟之初无边无际的状态”,“洪”有“大”之义,“荒”有虚空之义,与词义更契合。

②“洪”与“荒”内部语义形式与词义关联性好、贴合度高,语义显示存在优势。而“鸿”与“黄”的内部语义则与词义的关联性和贴合度都不及“洪荒”这一词形。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的构词特点的能力。

文中加点词“洪荒”是联绵词,其特点是:构成词的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

A.“婀娜”是联绵词,其特点是:构成词的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

B.“葡萄”虽是联绵词,但属音译外来词(源自西域语言)。

C.“地震”是主谓结构,“地”是主语,“震”是谓语,表示地面震动;

D.“城市”是并列结构,“城”和“市”都有各自独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区。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词义、词语的运用的能力。

① 文中提到“洪荒”指“天地开辟之初混沌蒙昧、无边无际的状态”,“洪”有“大”之义,“大”能够体现出天地初开时那种宏大、广阔、无边无际的特点;“荒”有虚空之义,这与天地开辟之初混沌蒙昧、尚无具体实物的状态相呼应,所以“洪”“荒”二字的含义与“洪荒”所表达的词义是高度契合的。

②文章指出人们“借助‘循音赋意’的方式”,“倾向于选择内部语义形式与词义关联性好、贴合度高的词形”。“洪荒”中“洪”与“荒”的组合,其内部语义形式与“天地开辟之初混沌蒙昧、无边无际的状态”这一词义的关联性良好、贴合度高,在语义显示方面具有优势。而“鸿荒”“鸿黄”中的“鸿”通常指大雁等,“黄”常表示颜色等,这些字的内部语义与“洪荒”所表达的天地开辟之初的那种状态的关联性和贴合度都不如“洪荒”这一词形,所以人们更愿意选用“洪荒”这一写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