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朝密会搅动东北亚:停火前夕的普京金正恩之约

孙浩淼说国际 2025-03-18 15:04:19

地中海东岸的俄乌战场尚未沉寂,远东地区的外交棋局已悄然转动。3月17日,当特朗普宣称将与普京就停火协议通话时,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正穿梭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为两国元首会晤扫清障碍。这场被西方情报机构密切关注的密谈,或将成为改写东北亚地缘格局的转折点。

停火倒计时下的战略布局据五角大楼内部简报显示,美乌达成的30天停火框架已获俄方原则性认可。该协议要求乌东战线后撤至2022年2月边界,作为交换,西方将解除对俄关键能源领域的制裁。但克里姆林宫在最后时刻提出补充条款——要求保障俄朝战略合作不受后续制裁波及,这为普京与金正恩的会面埋下伏笔。

莫斯科的战略考量直指三大核心:

军事善后:卫星图像显示,朝鲜第11军团约2000名工兵自去年秋持续驻守俄控顿涅茨克地区,承担排雷与基建任务。停火后这支"隐形部队"的撤离路径,需与平壤协商以避免刺激西方。

技术置换:朝鲜向俄输送的122mm火箭炮弹生产线,已帮助俄军填补30%的弹药缺口。作为回报,俄航天局正协助朝鲜完善"万里镜-1"侦察卫星的变轨技术,双方在咸镜北道新建的火箭发动机测试场预计今年竣工。

经济破局:图们江出海口开发计划被提上议程。该工程若实现,俄朝中将共享日本海出海口,朝鲜罗津港吞吐量可提升400%,俄远东油气资源输送效率将提高60%。

东北亚新三角隐现平壤消息人士透露,金正恩在接见俄副外长时,特别强调三方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中俄朝边境的珲春-罗先经济带建设方案,可能成为元首会晤的核心议题。该计划涉及总长180公里的跨境铁路、年处理5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终端,以及覆盖三国的电网互联系统。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若图们江计划落地,东北亚物流版图将彻底重塑——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上海的海运时间将缩短18小时,朝鲜年经济增长率或突破7%。这正是普京急于在停火前敲定战略合作的原因:西方制裁下的俄朝,亟需通过区域一体化打破经济围堵。

停火背后的暗流尽管特朗普宣称"普京将接受停火",但克里姆林宫至今未公布具体时间表。分析认为,莫斯科正利用朝核问题增加谈判筹码——朝鲜近期连续试射巡航导弹的举动,恰与俄副外长访朝行程高度重合。这种联动战术,使得美国在俄乌停火与朝核危机间陷入两难。

当全球目光聚焦俄乌战场时,普京与金正恩的潜在会晤,正将东北亚推向前所未有的地缘变局。正如首尔大学教授崔洪植所言:"从黑海到日本海,一场横跨欧亚的秩序重构已然拉开帷幕。"

0 阅读:40

孙浩淼说国际

简介:全球时事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