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近日对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案件设定关键节点——检方须在4月4日前提交证据与证人,辩方则需在4月11日前完成举证。若审理进展顺利,杜特尔特或于4月底通过假释程序重返菲律宾,恰逢该国国会中期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位曾以铁腕禁毒政策闻名的政治强人,或将再度成为左右菲律宾政局的关键人物。
铁窗内的“可乐困境”身陷荷兰海牙斯赫弗宁恩监狱的杜特尔特,近期因“无糖可乐配额”引发关注。菲律宾民众对冰可乐的狂热众所周知,即便身患糖尿病,这位前总统仍坚持每日饮用。狱方最初规定每餐仅配给一瓶无糖可乐,引发杜特尔特向女儿莎拉·杜特尔特抱怨。最终莎拉妥协,将父亲每日可乐配额提升至两瓶。这场看似琐碎的“可乐博弈”,却隐约透露出杜特尔特家族对政治细节的掌控力。
中期选举成家族存亡之战尽管身负国际刑事法院指控,杜特尔特仍保有达沃市议员候选人资格。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杜特尔特家族与现任总统小马科斯阵营的终极较量。莎拉·杜特尔特近期在海牙声援集会上公开预警选举舞弊风险,暗示若杜特尔特回国或面临“阿基诺式暗杀”,此言引发菲律宾总统府激烈反驳,称“杜特尔特与清廉执政的阿基诺不可相提并论”。
政治博弈暗流汹涌小马科斯政府采取分化策略:一方面冻结杜特尔特家族资产,另一方面对曾参与禁毒行动的军警释放“选择性追责”信号——效忠者免究,支持杜特尔特者严惩。这种“胡萝卜加大棒”战术,旨在瓦解对手阵营根基。
杜特尔特家族则持续打“悲情牌”。莎拉借阿基诺三世遇刺事件渲染危机,成功激发民众对马科斯家族的历史性抵触情绪。总统府“阿基诺无罪行却遭暗杀”的回应,意外成为舆论反噬的导火索,民众自发将杜特尔特禁毒行动与马科斯家族历史暴行对比,形成微妙的政治天平倾斜。
民意成为终极变量当前菲律宾街头涌动的大规模挺杜集会,以及此起彼伏的“小马科斯下台”呼声,揭示着民众对强人政治的复杂情感。中期选举结果或将触发连锁反应:杜特尔特阵营胜选可能启动总统弹劾程序;若败选,莎拉恐因弹劾案失去2028年总统竞选资格。这场政治豪赌的终局,或将重塑菲律宾未来十年的权力版图。
随着4月底临近,菲律宾政坛的硝烟味愈发浓烈。从海牙监狱的可乐配额之争到马尼拉的选举造势,这场跨越洲际的政治角力,正在书写东南亚政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