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一直是菲律宾眼中的一块肥肉,更是其挑起矛盾的一个切入点。菲律宾曾联合美军,用无人机、侦察机、渔船甚至海警船轮番上阵,不断地在这片海域刷存在感,对此,中国也不惯着,在近日,中国派出万吨大驱、轰炸机、战斗机组合拳,震慑宵小。
去年年中,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提交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线相关文件,这表明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不再只是口头宣示,而是从法理和实际行动上都清晰标注。这显然让菲律宾坐不住了,作为南海争端中的常客,菲律宾一向乐于演习,即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于是,菲律宾联合美军,在黄岩岛附近的空域和海域加紧挑衅。不光是联合渔船、美军,还屡次三番的对我方进行挑衅,并且一边在国际上炮制舆论,不断卖惨,每一项行动都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2024年12月30日,一场新的较量正式开始。菲律宾的C-208小型运输机,美军的RC-135侦察机和MQ-9“死神”无人机,纷纷进入黄岩岛附近空域。与此同时,海面上菲律宾的渔船和海警船试图接近黄岩岛领海。
对于这些动作,菲律宾和美军的算盘很明显:就是用老一套的手段,制造出自己受“欺压”的弱国形象,来达到让舆论站队的目的,但中国早已司空见惯,并且准备了足够强硬的反制手段。
当天深夜,中国南部战区的108海上编队接到命令,迅速向黄岩岛海域集结。这支编队打头阵的是055万吨大驱咸阳舰。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现代化驱逐舰,搭载了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强大火力。
与此同时,解放军还派出了轰-6K轰炸机和歼-16战机,在黄岩岛上空展开巡航。一时间,海面上的舰艇如钢铁巨龙破浪而来,空中的轰炸机呼啸低飞,形成了令人震撼的海空一体化震慑场景。

中国的意图已经十分清晰。黄岩岛的主权不容挑战,而解放军的行动是最直观的警告。这种高强度的军事部署,不仅是一种反击,更是对菲律宾和美军挑衅行为的直接回击。
2024年12月31日,菲律宾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乔纳森·马拉亚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菲律宾没有能力与中国针锋相对,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菲律宾必须接受现状,与中国共存。”
从几天前还叫嚣主权,到如今承认无力抗衡,这种急转直下的态度,未必是真心话。一方面,即便是菲律宾不愿承认,但中菲的差距一直存在,并且不小。另一方面,菲律宾这么说也有点阴阳的意思,想再卖一波惨,博取同情。

从2024年年初开始的多次中菲对抗中,菲律宾就已经尝到了中国硬实力的“甜头”。比如年中菲律宾试图炒作“海警船碰撞事件”,发布了一段所谓中国海警船“蓄意冲撞”其渔船的视频。但随后中国公布的完整录像显示,菲律宾的渔船是主动靠近中国海警船,试图制造“碰撞”假象。
讽刺的是,视频中甚至可以清晰看到菲律宾船员站在船尾举着手机拍摄。这段录像在网上迅速传播,不仅彻底击碎了菲律宾的舆论操作,还让国际社会看清了菲律宾的伎俩。这一次在黄岩岛,菲律宾甚至连拍摄“碰瓷”画面的机会都没得到。
然而,仅仅军事反制和舆论反击还不足以表达中国对黄岩岛主权的坚定态度。2025年的第一天,中国海警川山舰在黄岩岛海域举行了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在南海上空高高飘扬,这是对中国主权的最直接宣示,也是对外界的一次明确表态: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这一海域的主权和控制是毋庸置疑的。

升旗仪式的视频迅速成为热点,甚至超过了节日期间的其他新闻报道。这一画面既是对美菲联合挑衅的有力回应,也是对黄岩岛争端的最有力宣告,让菲律宾及其背后的支持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片海域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染指的地方。
菲律宾的这些挑衅行为,也再次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真实目的。美国并非真的关心菲律宾的利益,他们更在意通过南海争端牵制中国的发展。美军的侦察机和无人机频繁出现在黄岩岛附近,看似是在支持菲律宾,但实质上是希望通过这些挑衅行为测试中国的反应强度。
对于中国而言,黄岩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片珊瑚礁的范畴。这是一场对南海主权的捍卫,是对外界力量插手南海事务的警告,更是中国在区域内树立规则、强化主导地位的重要节点。黄岩岛此次向世界释放的信号是明确的: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和平只能在实力的基础上实现。
参考资料:
新年第一天 中国海警在我黄岩岛海域举行升国旗仪式——北青网2025-01-02 08:02
独家现场!美菲飞机侵扰黄岩岛现场证据——湖南日报2024-12-30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