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他身为长江抗洪抢险总指挥,明明可以坐镇大后方,但是却身先士卒,纵身一跃跳入湍急的江水中,用肉体对抗滚滚洪水。
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了26年,但是他当年的壮举依旧令所有国人泣目。
长江洪水爆发长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创造了悠久绚烂的中华文化,更是促进了流域内的民族大团结,和黄河一样,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然而,长江却在历史上多次爆发洪灾,从西汉初年有相关文字记载开始到清朝末年,长江大大小小一共发生了超过200次较大的洪灾。
其中,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分别在1954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爆发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中1998年的特大洪灾让人更加记忆犹新。
当时全国共有29个省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2亿,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尤为严重,造成了超过1660亿的经济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在党中央一声令下,数万解放军迅速投入战斗,抢险救灾。
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董万瑞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长江抗洪部队总指挥并迅速开赴洪灾第一线,至此一场惊天动地的抗洪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而中央为什么挑选了董万瑞作为总指挥呢?从他的过去就可以找到答案。
董万瑞出生于山西一个普通农家。
虽然出生于艰苦年代,又赶上了瘟疫和蝗灾,但是董万瑞都挺了过来,这段经历也让其成长为了一个坚毅的汉子。
20岁那年,一心向党的董万瑞响应国家号召参军,艰苦而又充实的军旅生涯将董万瑞磨练的更加刚毅。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来都会不向命运低头。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董万瑞从一个普通士兵一路做到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
在军队中,董万瑞向来就以严谨治军著称,带出来的兵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
也许正是这一份刚毅果敢和誓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才让中央放心把抗洪抢险的重大任务交付给他。
事实证明董万瑞出色得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
抗洪指挥官带头跳江1998年8月7日,由于受到了洪灾和台风天的双重影响,九江水位急速攀升。
在滔天的巨浪面前,脆弱的防洪堤坝瞬间就被撕开了一道长达五十多米的大口子,奔腾的江水瞬间涌入九江。
此时的九江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得知情况的董万瑞立即赶赴九江,亲自在抗洪第一线指挥解放军开展抢险作战。
董万瑞深知自己的背后就是几十万百姓,自己绝对不能退让半步。
面对肆虐的江水,这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拿出了常人所没有的魄力。
他当即下令,将两艘载有数百吨重物的接驳船拖到江面堤坝决口处,然后再想办法将两艘船弄沉,借用接驳船巨大的身躯和重量堵住破溃的堤坝。
虽然说此举极大缓解了江水涌入的速度,但是船体和堤坝之间还存有许多缝隙,而水又是无孔不入的,又通过这些缝隙源源不断流进来,所以决堤口依旧存在着二次决堤的风险。
细心的董万瑞观察到了这个情况,当即组织专家进行研讨。
通过反复论证,众人决定除了沉船堵口之外,再围绕着沉船在铸造一个半圆形的围堰,彻底解决二次决堤问题。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决战开始了,董万瑞带领着战士们一起在一线与洪水抢时间,身为总指挥的他也和普通战士一样战斗在一线。
他们持续不断将砂袋投入江中,但是由于水流实在过于凶猛,导致刚刚投入江中的砂袋瞬间就被冲的无影无踪。
为了能及时完成堵塞决堤口的任务,也为了保住下游数以万计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董万瑞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用肉体的力量去对抗洪水,做殊死一搏。
抗洪得胜1998年,董万瑞第一个跳入了湍急的江流中。
在他的带领下,无数战士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纷纷跟着董万瑞的脚步齐齐跳入了江水中。
所有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湍急的江水不断淹过他们的头顶,他们只能用短暂的间隙进行呼吸,每一秒钟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就这样经历了5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抗洪部队终于完成了决堤口封堵工作,彻底解决了决堤口二次溃堤的风险。
也正是此次封堵工作为抗击长江洪灾奠定了胜利,而此次胜利离不开董万瑞的出色指挥和身先士卒带领全体战士不断奋战,才最终靠着人力击败了此次天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董万瑞之外,他的儿子董三榕也奋斗在抗洪一线。
身为总指挥的董万瑞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儿子一些优待,甚至还可以将其调离前线,但是董万瑞没有这么做。
在他的眼里所有一起在前线抗洪抢险的战士,都如同他的儿子一般,甚至他对于亲儿子的要求,比普通人更加严格。
当洪水退去,董万瑞前往车站送别这些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士时,饶是铁血如董万瑞也不禁楼下了热泪。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对长江流域的不断治理,以及对防洪工作的重视,如今的长江流域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灾情了,继续发挥着传承华夏文明的使命。
而就在2017年,董万瑞因病与世长辞,这也让无数人都再度回忆起当年那个坚毅果敢的硬汉,没有他就没有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
戎马一生,清风两袖。
正是董万瑞一生的真实写照,从普通士兵到军队将领,其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血。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奉献,人民将永远缅怀他,历史将永远铭记他卓越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