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封神演义》第一女将——邓婵玉

和硕三国文化 2025-04-03 05:20:48

前面两篇写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里的第一女将。那今天来说一说另一本演义小说里的第一女将。

严格意义来说这不算纯演义小说,它还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这部小说就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里的第一女将是谁呢?不用想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邓婵玉。

1、邓婵玉人物的来源

邓婵玉这个人物形象来源于哪里呢?先来看看邓婵玉是什么形象。

邓婵玉使双刀,还有一种打人的石头叫五光石。

个人觉得来源于一本经典名著《水浒传》。是许仲琳将《水浒传》里的两个人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来了邓婵玉。

是哪两个人呢?先来看第一个,邓婵玉用双刀,同时老公还是个矮穷矬。那能想到《水浒传》里的谁?那很明显是一丈青扈三娘。

第二个人物是谁呢?邓婵玉有个飞石打将的绝技,就想想《水浒传》中哪个人会飞石打将?第一个能想到的是梁山好汉没羽箭张清,张清有个老婆叫仇琼英,也会飞石打将。第二个参照的人是谁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仇琼英。

邓婵玉就是扈三娘和琼英的结合体。成为了现在的《封神演义》第一女将。

2、邓婵玉的战绩

在封神的世界里武艺根本不值钱也不值一提。神仙打架的时代比的是法力和法宝。

邓婵玉和很多会法力有法宝的神仙相比,她没有任何法力和法宝,只是一个会武功的凡人。要说她唯一的大杀器就是她会的绝技,五光石。所以就不谈邓婵玉的武艺,来看看邓婵玉石子打出哪些辉煌战绩。

别小看这个石头,这个石头在《封神演义》里也很bug。

邓婵玉首次出场就用五光石打败了好几个大将。

邓婵玉打败的第一个西岐大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吒。

哪吒大呼曰:“女将慢来!”邓婵玉问曰:“来将是谁?”哪吒答曰:“吾乃是姜丞相麾下哪吒是也。你乃五体不全妇女,焉敢阵前使勇!况你系深闺弱质,不守家教,露面抛头,不识羞愧。料你总会兵机,也难逃吾之手;还不回营,另换有名上将出来。”婵玉大怒:“你就是伤吾父亲仇人,今日受吾一刀!”切齿面红,纵马使双刀来取,哪吒火尖枪急架相还。二将往来,战未数合,邓婵玉想:“吾先下手为强。”把马一拨,掩一刀就走,“吾不及你!”哪吒点头叹曰:“果然是个女子,不耐大战。”竟往下赶来。赶未及三五射之地,邓婵玉扭颈回头,见哪吒赶来,挂下刀,取五光石掌在手中,回手一下,正中哪吒脸上。正是:发手五光出掌内,纵是仙凡也皱眉。话说邓婵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吒面上,只打得傅粉脸青紫,鼻眼皆平,败回相府。

拼武艺,邓婵玉打不过哪吒,这个邓婵而且玉自己都不知道承认。然后邓婵玉败走,哪吒追击的过程中一石子砸在哪吒脸上。而且根据原著描述砸的还不轻。

邓婵玉第一仗胜哪吒。

哪吒带伤回去之后还被黄天化嘲笑了一顿。

有黄天化言曰:“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难道你一块石头也不会招架,被她打伤;今恐土星打断,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把哪吒气得怒冲牛斗,今日失机着伤,又被黄天化一场取笑。

黄天化嘲笑哪吒作为先锋大将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活该被砸,把哪吒气的够呛。

这里黄天化有点大哥笑二哥,很快黄天化也要被打脸了。

邓婵玉第二战就是打黄天化。

女将双刀劈面来迎,二人锤刀交架,未及数合,拨马就走。婵玉高声叫曰:“黄天化,你敢来赶我?”天化在坐骑上思想:“吾若不赶她,恐哪吒笑话我。”只得催开坐骑,往前赶来。邓婵玉闻脑后有声,挂下双刀,回手一石。黄天化急待闪时,已打在脸上,比哪吒分外打得狠,掩面遽回,进相府来回令。

邓婵玉还是重施故技,一石子也打在黄天化脸上。黄天化也破相了。

回去之后也被哪吒原样嘲笑。

哪吒在后,听得黄天化失机,从后走出言曰:“为将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你连一女将如何也失手与她,被她打断山根,一百年还是晦气!”黄天化大怒曰:“你为何还我此言!我出馀无心,你为何记其小忿!”哪吒亦怒:“你如何昨日辱我!”彼此争论,被子牙一声喝:“你两个为国,何必如此!”二人各自负愧,退入后寨。不题。

哈哈,这里真的挺逗的,哪吒像昨天一样嘲笑黄天化不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互相争论,最后被姜子牙喝退。哪吒和黄天化太可爱了。

邓婵玉石子连赢两将。周营这边觉得得找一个会玩石头的去。于是让龙须虎出马。

邓婵玉不知龙须虎发手有石,只见龙须虎把手一放,照着邓婵玉打来,有磨盘大小的石头,两只手齐放,便如飞蝗一般,只打得遍地灰土迸起,甚如霹雳之声。婵玉马上自思:“此石来得厉害!若不仔细,便打了马也是不好。”拨回马就走。龙须虎赶来。婵玉回头一看,见龙须虎赶来,婵玉回手一石打来。龙须虎见石光打来,把头往下一躲,颈子长,弯将过来,正中颈子窝儿骨,把龙须虎打的扭着颈子跑。婵玉复又一石,龙须虎独足难立,打了一交。邓婵玉勒转马来,要取龙须虎首级。

龙须虎惯丢石头,没想到也栽在邓婵玉手上,龙须虎面对石子写抗揍能力还要强于哪吒和黄天化。邓婵玉用了两颗石子才把龙须虎打倒。

邓婵玉这一战又赢了龙须虎,要不是杨戬来,龙须虎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下面来看邓婵玉对战阐教三代弟子第一人杨戬。

话说杨戬见邓婵玉回马飞来要杀龙须虎,杨戬大呼曰:“少待伤吾师兄!”马走如飞,摇枪来刺,婵玉只得架枪。两马相交,未及数合,婵玉便走。杨戬随後赶来。婵玉又发一石,正中杨戬,打的脸上火星迸出,往下愈赶得紧了。她不知杨戬有无限腾挪变化。婵玉见马势赶得甚急,忙发一石,又中杨戬脸上;只当不知。婵玉正是著忙,杨戬祭起哮天犬,把邓婵玉颈子上一口,连皮带肉咬去了一块。

石子打在别人脸上都是淌血,而打在杨戬脸上却能打出火星子。因为杨戬会变化,杨戬很可能把自己的脸变的如铁一般硬,所以石子打在上面没效果。

两颗石子打了没事,邓婵玉立刻就慌了。毕竟太依赖石子了,一旦石子不好使,很容易心态崩。

结果杨戬也不客气,直接祭出哮天犬,在邓婵玉的脖颈连皮带肉狠狠咬了一块。

不得不说杨戬出手太狠辣。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

也不知道邓婵玉被狗咬了回去要不要打个狂犬疫苗。

就这样邓婵玉首秀,对战哪吒、黄天化、龙须虎、杨戬。3胜1败。首次登场有这战绩,已经非常漂亮了。

不过呢,要点评一下邓婵玉这几段飞石打将,写的比较重复,永远都是回马一石子打在脸上。就类似之前十绝阵一种打法写十遍,这里也是一种写法原样写了四遍。没什么新意。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封神》里这样的重复写法太多太多。

你看人家《水浒传》张清飞石打将,打了十五将,每打一个人写法都不同。有打背上的,有打手上的有打脸上的,有蹬里藏身打的,有回马打的,有直接打的,等等等。写的各不相同,让人看的一点不累,也不会感到重复。

所以为啥《水浒传》是四大名著,而《封神》不是呢,就论文笔《水浒》甩了《封神》好几条街。

邓婵玉石子最辉煌的战绩是砸了号称“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

孔宣大怒,骤马赶来。子牙后队恼了邓婵玉,用手把马拎回,抓一块五光石打来。正是:发手红光出五指,流星一点落将来。孔宣被邓婵玉一石打伤面门,勒转马望本营逃回。

其实孔宣“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头衔原著并没有提及是后世洪荒流小说中出现的。

但孔宣也确实厉害,他背后的五色神光,五行之内,无物不刷。不仅能收法宝兵器还能收人、打神鞭、哮天犬、降魔杵、玲珑宝塔等法宝都被收了,哪吒、雷震子、黄飞虎等人也被收走了。连杨戬面对神光也只能逃跑无可奈何。

但孔宣太依赖五色神光,导致近战防御能力太差,所以才被邓婵玉一石子打伤面门。而且五光石似乎不在五行之中,导致孔宣收不了。

这么看孔宣还达不到圣人级别,因为他有短板。

3、邓婵玉结局

邓婵玉这样美丽而又骁勇善战的女子,终究是躲不过天命。邓婵玉和土行孙是要上封神榜的。所以必须死,而且要死于非命。

在西岐大军攻打渑池的时候卡在了七杀星张奎这里,被张奎杀了黄飞虎等五岳,连土行孙都栽在张奎手里。

邓婵玉看到夫君死了,不冷静了,要着急去报仇,也到了↑封神榜的时候了,邓婵玉遇到了杀自己的人,张奎的妻子,高兰英。

邓婵玉哪里肯住,啼泣上马,来至城下,只叫:“张奎出来见我!”哨马报入城中:“有女将搦战。”高兰英曰:“这贱人!我正欲报一石之恨,今日合该死于此地!”高兰英上马提刀,先将一红葫芦执在手中,放出四十九根太阳神针,先在城里提出。邓婵玉只听得马响,二目被神针射住,观看不明,早被高兰英手起一刀,挥于马下,可怜!正是:孟津未会诸侯面,今日夫妻丧渑池。

高兰英有个法宝叫太阳金针,射中别人的眼睛让别人看不见,邓婵玉被高兰英金针射中眼睛看不见,被高兰英一刀斩杀。

土行孙夫妇就此在渑池全部阵亡。土行孙最后被封为土府星神,邓婵玉被封为六合星神。

4、邓婵玉和土行孙这对夫妇

邓婵玉嫁给土行孙,绝对是《封神演义》里相当恶心的一件事。

很多人同情邓婵玉也在于此。

这事许仲琳明显是学施耐庵的,土行孙邓婵玉其实就是《水浒传》里的王英扈三娘夫妇。

扈三娘作为俘虏许配给王英,扈三娘没反对,作者也没有再描写他们的夫妻生活。

但是《封神演义》这一段这夫妇的结合写的让人很不舒服。

首先是邓婵玉的父亲邓九公说要把邓婵玉许配给土行孙,土行孙当真了,但邓九公顶多是口嗨。其次,土行孙师傅俱留孙算到土行孙要上封神榜,所以要让土行孙享受点人间欢乐。所以强行让他们组成夫妻。

最后,最恶心的是,邓婵玉和土行孙独处的那天晚上,许仲琳写的非常恶趣味,原文就不贴了,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不得不说许仲琳的恶趣味。

而且土行孙不仅丑和猥琐,还是个一百多岁的侏儒老头,邓婵玉才十几岁。十几岁美丽妙龄少女配个一百多岁猥琐丑陋的老头。

不得不说,古人的恶趣味相当的恶趣味。

以上就是我对于《封神》第一女将的看法。

最后,用原著对邓婵玉的赞诗结束这篇文章:

红罗包凤髻,绣带扣潇湘。一瓣红蕖挑宝镫,更现得金莲窄窄。两弯翠黛拂秋波,越觉得玉溜沉沉。娇姿袅娜,慵拈针指好轮刀;玉手菁葱,懒傍妆台骑劣马。桃脸通红,羞答答通名问姓;玉粳微狠,娇怯怯夺利争名。漫道佳人多猛烈,只因父子出营来。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0 阅读:18

和硕三国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