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早已撤销土木,为何这几所大学又重新招生了?原因何在?

凡尔赛百态 2025-03-25 01:20:19

尽管武汉大学允许学生转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数却锐减至仅剩四人。

而其他高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这一现象的背后,与建筑行业的整体环境密切相关。

当前建筑市场低迷,根本无法吸纳如此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

许多人认为,减少甚至取消土木工程专业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5年,好几所高校却“逆流而上”,新增了土木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

河南城建学院开设了土木水利专硕项目。

安徽工程大学、温州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纷纷设立了土木硕士学位点。

三江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通理工学院这些以往未曾有招生计划的学校,也在2025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而江苏大学更是计划在2025年招收50名该专业的学生。

土木工程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行业,尽管目前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但未来随着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维护需求增加以及新建项目的兴起,该行业有望迎来复苏。

高校增设相关专业是基于对行业长远发展的预判与规划。

老师需要吃饭,学校需要挣钱,只要有学生报这个专业,管你就业好不好,学校不会主动缩减招生名额的。

相较于以往,土木行业如今确实已风光不再,红利期早已远去。

若想在这行取得成就,势必需要多年沉淀与打磨。

若有更优选择,确实不应再踏入此行业。之前的回答引发了广泛争议,但总体来说,若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转型或许是明智之举。

若没有更多选择,或对土木行业怀有深厚情感,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潜心努力,不断提升自我。

这并非是在否定土木行业的价值,也并非说土木行业已经没落。

土木行业依然会持续发展,只是如今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整个行业在重新洗牌,在洗牌过程中优胜劣汰。

为何这个专业的需求量减少了?

显然,这与建筑行业的不景气息息相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住宅建设停滞不前,工业建筑项目也大幅减少。

这直接导致了相关工程项目的数量锐减。

在这一波影响中,土木工程专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

由于该领域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此专业,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原有的就业岗位已趋于饱和。

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形势十分严峻。

土木工程这一领域,是最少存在学历偏见的。

对于那些出身贫寒的人来说,它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社会阶层提升的最佳途径之一。

如果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在这个行业中脚踏实地地学习技术,愿意不计短期得失、吃苦耐劳并勤奋工作,那么他迟早会取得成功。

在这个行业里,有许多证书可供考取,而且多数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技能而非讨好他人来谋生的。

土木工程是一个讲究科学的领域,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没有能力就是没有能力。

即使有人试图通过奉承上级获得晋升,但如果其技术水平不足,则无法带领团队完成项目或获取必要的资格认证。

这样的人最终不会被行业所重用。

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土木工程包揽了其全部建设需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专业需求,也是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专业之一。

土木工程既不是初升的朝阳,也不会是落幕的夕阳,而应是持久不衰的“常阳”与“长阳”。

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将跨越至“三深”(深地、深海、深空),地下空间开发、海洋强国建设、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均是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新征程与方向。

只要城市还要发展,那土木行业就永远有未来。

只是要打个折而已。

大家也看到了,新增土木专业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不怎么出名的学校。

在一些二三本大学,其实学什么专业都差不多,毕业后多半人都会找不到工作。

现在进入这些二三本大学,可以掌握到以前掌握不到的资源。

985撤销土木,教师转不了行的,肯定是被这些学校接手。

土木工程是个周期性比较强的专业,现在属于低谷期,并且低谷期持续时间较长。

日本也是大基建时代过后就经历了低谷,并延续到现在。

如果不怕苦,不怕脏,不怕坑,倒是可以尝试。

也许真的能闯下一片天地呢?

市场依然有,只是会比较窄!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