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来自中国成都的建筑师刘家琨摘得此奖,他是继王澍之后中国第二位获此殊荣者。刘家琨的作品强调因地制宜,立足现实,将历史与现代、个人与集体记忆相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在海南,刘家琨主持设计的“后浪驿站”与“火山海岸”两大项目,成为其设计理念的生动实践,也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后浪驿站
——海口市南渡江入海口区域
海口江东新区拥有31公里美丽海岸线,为充分利用海景资源,激活岸线价值,江东新区在沿海岸线规划了9个海边驿站,并邀请了刘家琨、坂本龙⼀、隈研吾、Patrik Schumacher、Winy Maas等14位国内外一流建筑大师及艺术家参与规划设计工作。
项目地处南渡江入海口,以“海浪”为灵感,将自然意象转化为建筑语言。驿站主体形似翻滚的混凝土巨浪,横向舒展的造型与海岸线相呼应,形成连续的视觉延展。
建筑外立面通过起伏的形态与光影交织,营造出力量感与动态美:南侧利用阳光投射出“浪下阴影”,为游客提供遮荫休憩的空间;顶部以喷白不锈钢螺纹钢勾勒浪尖细节,与清水混凝土的质朴质感形成鲜明对比。
功能设计上,驿站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室内空间被打造为海边酒吧,波浪状的蓝色安全网吊顶模拟水下氛围,赋予游客沉浸式体验。室外则利用弧形结构打造露天音乐厅,条纹荧光石混凝土墙面在夜晚如繁星闪烁,配合弱照明系统,营造浪漫声光环境。
火山海岸
——儋州市峨蔓镇田来村
“火山海岸”驿站是刘家琨对地质文化的致敬之作。项目毗邻峨蔓火山地质公园,占地13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亿元,以“地球演变的海边火山自然体验地”为主题。
主体建筑通体赤红,犹如凝固的岩浆,顶层观景平台采用圆柱混凝土与轻钢结构,可远眺黑石嶙峋的火山海岸线。激浪拍打火山岩的壮阔景象,与远处的风车、环岛公路、蓝天碧海、白云树林等共同构成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
目前,火山海岸驿站设有游客接待中心、新华书店、房车停车位、充电桩等,并依托独特地貌开发火山攀岩、地质探险、海上运动等项目。
建筑两侧延伸出“热带植物艺术公园”与“海岸地质公园”,形成“一轴两翼”格局,既满足旅游服务功能,又成为科普自然演变的活态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