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访日释放何种信号?日本炒作“秋后算账”暴露心虚

陈欣怡观天下 2025-03-20 17:38:13

中日外交棋盘上,一场无声的博弈正在上演。在G7集团最新涉台声明触碰中国红线之际,中国外长王毅仍按计划赴日出席中日韩外长会,此举引发日本舆论集体焦虑。日媒大肆渲染中方或将启动“外交清算”,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这场风波恰是日本主动挑衅所酿成的苦果。

近期召开的G7外长会议再度沦为政治操弄场,联合声明不仅妄议台海局势,更首次删除“一个中国”表述。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在这场政治秀中扮演了急先锋角色:外相石破茂在华盛顿高调宣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海上自卫队舰艇更在敏感水域实施挑衅性穿航。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在配合美国打“台湾牌”时,似乎刻意淡忘了王毅外长的严正警告——“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面对日方精心设计的舆论陷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以两记“绵里藏针”的回应化解攻势。其一明确王毅此行核心任务在于推进区域合作机制,暗含对日方“搅局者”身份的敲打;其二重申日本唯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取信邻国,直指其历史问题与现行政策的根本矛盾。这种“既给台阶又划底线”的外交艺术,既维护了中日韩对话框架,又清晰传递了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

在中日韩外长会筹备阶段,日本与韩国上演了颇具默契的双簧戏。韩国突然炒作黄海对峙事件,将中方正常执法行动歪曲为“持刀恐吓”;日本同步翻出两月前的穿航台海旧闻,试图营造“中国胁迫”的假象。两国此番操作存在三大共性:时间节点均选在高层对话前夕;炒作内容皆属陈年旧事;实质都是通过制造事端向美国递交“投名状”。这种拙劣的政治表演,反而印证了中国“拒绝被带节奏”的明智。

王毅此行主持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实为检验日本诚意的试金石。当前日本经济深陷“失去的三十年”泥潭,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尽管岸田政府表面喊话要“稳定供应链”,实际行动却紧跟美国推动对华脱钩。中方选择在此时启动经济对话,既是对日本“政冷经凉”困局的善意提醒,也为其提供了纠正战略误判的最后窗口期。

日本近期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试探,已引发中国外交系统的多重反制。除解放军常态化绕岛巡航外,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的执法力度持续升级,东海油气田开发进程明显加快。更令日方如坐针毡的是,中国与俄罗斯在日本海的联合军演频次创下新高。这些举措绝非所谓“秋后算账”,而是对日本“以台制华”幻想的精准拆解。

历史经验表明,中日关系的晴雨表从来不在东京的投机算计中,而在其能否正确对待历史问题与台湾问题。当日本政客忙着用G7声明给自己壮胆时,或许更应重温2012年“购岛闹剧”引发的经济地震——那次事件导致日本对华出口骤降17%,直接终结了其持续20年的对华贸易顺差。今天的中国,早已具备足够实力让任何挑衅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0 阅读:93

陈欣怡观天下

简介:简析世界热点,确保给你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