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移动最新财报暗藏什么危险信号?

南斗星君 2025-04-25 10:16:13

昨日晚间,中国移动发布了今年的第一份成绩单。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807亿元,同比增长3.44%。一季度股东应占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45%。

一时间,对这份成绩单行业评价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认为营收微增、利润增长3.45%,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之下,干得不错;

另一方则从0.02%的营收增速中嗅到危机,情况有点严重。那这份矛盾的成绩单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战略逻辑与行业变局?

首战告捷 利润增长质量优于规模扩张

尽管整体营收增速趋于平缓,但中国移动通过战略聚焦与业务结构优化,在多个细分领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展现出行业龙头的抗风险能力。

今年一季度,移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1.6%,反映出移动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上下了大功夫。

同时,一季度,移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速达10.8%,也说明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作为支撑整体营收的“基础盘”,一季度,移动的家庭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家庭市场方面,移动正在聚焦“一根线+一张网+一个家”,以“移动爱家”品牌为引领,打造智慧家庭服务生态和服务体系(如全屋智能、移动高清、数字内容等)。

截至3月底,有线宽带客户规模达3.2亿户,季度净增548万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达2.82亿户,季度净增445万户,在市场已触及“天花板”的状态下,移动能拿下超500万的增量实属不易。

同时,首季度移动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0.8元,同比增长2.3%。随着运营商从“管道服务”向“家庭数字化入口”转型的深入进行,家庭市场也成了运营商的必争之地。

危险信号 传统增长模式遭遇多重天花板

然而,财报中多项关键指标的“异动”,揭示出中国移动乃至整个通信行业面临的深层矛盾。

一是营收几乎停滞与利润增长的“剪刀差”,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0.02%,但净利润同比增长3.45%。这一反差暴露增长逻辑的变化,利润提升更多依赖成本控制和用户价值挖掘,而非业务扩张。

二是传统业务“内卷”加剧,尽管家庭市场表现亮眼,但宽带业务面临低价竞争压力。移动客户总数一季度净减93.6万户,表示存量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三是新兴业务的高投入与低确定性。历经几年的全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AI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已成为拉动自家营收增长的“强劲引擎”,但盈利模式尚未清晰。

另一方面,移动2024年全年营收增速为3%,而2025年0.02%的微弱增长使全年目标完成难度陡增。在GDP增速5%的宏观环境下,通信行业增长显著滞后,折射出转型迟滞的风险。

目前,中国移动正面临用户规模、ARPU值、创新投入的三角平衡难题,传统增长逻辑已难以为继,唯有跳出“管道思维”,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重新定义“通信服务”的内涵,才能避免陷入“零增长陷阱”。

中国移动的财报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通信行业的集体焦虑,当人口红利消失、技术迭代加速,运营商必须在“保利润”与“搏未来”之间找到平衡。

尽管这场转型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躺在10亿用户基数上“躺赚”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0 阅读:0

南斗星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