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联通在官方App悄然上线“联通卫星”业务,只需10元每月便能获得2分钟的卫星语音服务,首批邀请天津、山西、安徽、湖北、广东、海南用户测试联通卫星业务。

套餐内仅提供2分钟免费国内主被叫通话,暂不支持境外使用。超出套餐部分收费如下:
拨打/接听国内电话为9元/分钟;发送国内短信为5元/条,每条短信长度不超过70汉字/140英文字母,如超出,按70汉字/140英文字母为单位进行多条计费,短信接收免费。
至此,三大运营商都有了面向大众级消费市场的卫星通信套餐,联通用户也不用羡慕移动电信的卫星通话了。不过,想要用上该卫星业务,前提还是得拥有一部支持卫星功能的终端。

目前,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的高端机型均已支持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从专业设备到大众标配其实,中国联通此次并非仓促入场。早前,联通的卫星通信产品多面向高端市场。例如2024年推出的“领航者”卫星终端售价高达3.98万元,主要服务航空、海洋等专业场景。而此次10元套餐的推出,标志着联通的卫星通信业务有望成为大众标配。

今年年初,中国联通正在与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进行合作,并同步推进全球统一的NTN标准,开展低轨卫星的技术验证,其目标之一便是实现手机直连卫星,形成高低轨协同、天地融合的网络布局,在5G的下半场卫星通信赛道上加速追赶其他运营商,期望扳回一局。
三大运营商的“卫星大战”卫星通信被视为6G时代的“新基建”,三大运营商早早便开始“排兵布阵”,希望抢占6G时代“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制高点。
作为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凭借天通卫星系统占据先机,于两年前上线“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主打不换卡、不换号,开启了智能手机直连卫星通话的商用时代。

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电信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累计推出21款直连卫星手机终端。截至2024年底,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数量已达25款,累计销量超1600万台。
预计2025年,直连卫星手机价格将向3000元下探,惠及更多普通用户。
面对牌照壁垒,中国移动选择用北斗短信“曲线救国”,基于北斗短报文能力,移动用户开通该业务之后无需换卡换号,每月都能领取30条北斗卫星短信服务。

以价格优势“进军”卫星赛道,或许稳住了不少因卫星通信功能想要去电信的用户。不过,卫星通话功能暂未上线仍是一大硬伤,应加快补齐这一“短板”。
去年以来,移动先是将搭载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顺利送入太空;后又花了40亿元与中国星网、中国兵器集团共同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该集团主营业务为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后续也将为移动的卫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此后,为加速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演进,中国移动还设立了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动作频频。
在全新的卫星通信赛道上,随着联通的加入,这场“卫星大战”已然开打!对于用户而言,10元买来的或许不仅仅是2分钟的卫星通话,更是一张通往“永不失联”时代的入场券。

从全球卫星战略布局来看,卫星通信不仅是运营商的商业战场,更是国家空天战略的核心拼图,一场不能输的“新基建”之战。当马斯克的星链加速全球覆盖,中国运营商必须携手生态合作伙伴用技术突破与生态创新,守住这条“太空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