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足够多,接受信息自由,人就比较聪明。这就是见多识广。
信息不自由的时候,人接受的信息少,人就比较傻。很多东西都不知道。
看的好书少,人就比较傻。
看到一本好书,人就比较聪明。
人不读书,不读好书,基本上就比较傻。
喜欢读书的人,喜欢看最聪明的人写的书,就可以有很多收获。
任何领域,想学会,都去看最顶尖的人写的书,哪怕是自传,也透露出基本的方法。
这就是最高效的方法。做生意也好,绘图也好,都是如此。
最聪明的人写的书是有灵的。
我就是看了冯澄如的书《生物绘图法》,我学到了衬阴的方法。
有的时候,不需要看冯澄如怎么绘画,看他写的书,就可以明白。
好书,也没有被广泛印刷。
高手的知识,也没有传递到校园里。
我从来没有学过衬阴的方法,根本就不知道绘图需要衬阴。

绘制生物图的时候,如果连衬阴都不会的时候,根本就无法绘图。
只有会衬阴,才可以学会绘制生物图。
从小也上过美术课,但是怎么绘制阴影,却没有人教,因为老师也不会。
老师水平太低,就导致一代不如一代。
看到好书,人就会看到自己的错误。没有看到的时候,人就以为自己正确。
好的书,也没有广泛流传。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太难了,很少人掌握。
在纸上画画,就如同写毛笔字一样,会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需要的东西太多,纸张、各种铅笔、橡皮、色料等等。
光是需要削铅笔,就非常烦人。
读书不是为了装典自己的正确,人多么爱学习,而是为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着好书,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错误。
不要高估人工智能,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处理中心,信息足够多,它就可以将它们整理出来。
如果,网上没有大量的信息,人工智能根本就无法得到一个信息。
人去输入的时候,如果对信息有选择性,屏蔽掉某方面的信息,人工智能就无得到全面的信息。
人的输入,决定了人工智能的输出。
人不输入,人工智能根本就无法输出。
以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想法,就是高估了人工智能的作用。
让人工智能绘制一个细胞图,都无法做到准确。
在准确面前,人工智能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