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泽连斯基与美国之间关于一份矿产协议的拉扯,赚足了全球的眼球。而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亏损巨大的欧盟又将扮演何种角色?是作壁上观,还是也想要分食乌克兰这块“蛋糕”?
先来说说泽连斯基与美国的这场“交易”。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泽连斯基向他保证,乌克兰将签署一份价值5000亿美元的协议,移交乌克兰矿产开采权 ,尽管目前该协议尚未正式落定。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舆论场引起热议,很多人都说泽连斯基对美服软了,要签卖国协议。

回顾此前,2月12日,贝森特向泽连斯基递交协议草案,要求乌克兰授权美国拥有其50%的矿产资源,当时乌克兰方面果断拒绝签署。可短短几天后,美财长却称乌方将签协议,这态度的180度大转弯,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泽连斯基此前拒绝签署,理由是美国提供的援助与索要的回报差距过大。俄乌冲突爆发近三年,美国给予乌克兰的武器装备及财政支持不过千亿美元,如今却妄图以5000亿美元的矿产开采权协议作为回报,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但他又留下“只要美国提供明确的安全保障,愿意讨论相关协议”的余地,这种摇摆不定,恰恰反映出乌克兰在外交和经济上的两难处境。

乌克兰丰富的稀土资源,如锂、钛等,本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一旦被美国把控,乌克兰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的结构失衡,沦为美国的资源供应地,失去自主发展的能力。从政治层面看,协议的签署必将在乌克兰国内引发轩然大波。民众对“出卖国家资产”的不满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抗议,政府内部也可能因意见分歧产生分裂。这对于本就因战争而脆弱的乌克兰政治局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这也会让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受损,被视为美国的傀儡,失去一些原本支持它的国家的信任。
再把目光投向欧盟。在俄乌冲突中,欧盟可以说是血亏,亏得底裤都不剩。一方面,制裁俄罗斯导致自身能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大幅增加,不少企业外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拖累;另一方面,持续对乌克兰进行军事、经济援助,也让欧盟各国财政压力山大。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统计,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国家共为乌克兰提供了700亿欧元的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62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

如今,眼看着美国要独占乌克兰的“大蛋糕”,欧盟心里能平衡吗?
从地缘政治角度,欧洲国家或许也会对美国单方面主导乌克兰资源开发感到不满,毕竟这可能削弱欧盟在乌克兰的经济利益与能源合作,进而影响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此前,欧洲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巴黎紧急开会,商讨对美国和乌克兰的策略,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以及德国总理朔尔茨等都参加了。
他们紧急开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参与到俄乌停火谈判中,生怕被踢出谈判桌,无法瓜分战后利益。有消息称,欧洲诸国的这次会议上,还讨论了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法国、英国和波兰的军队最有可能派到乌克兰。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欢迎,称英国愿意承担安全保障责任,并在必要时向乌克兰派兵。北欧国家瑞典也表示,瑞典军队有可能成为乌克兰维和部队的一部分。这一系列举动表明,欧盟并不想轻易放弃在乌克兰的利益,甚至有可能通过军事介入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不过,欧盟想要分食乌克兰,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其内部意见并不统一,部分国家对继续卷入乌克兰问题持谨慎态度,担心进一步加剧自身的经济和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会坐视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漫天要价,如果欧盟过度介入,可能会引发俄罗斯更加强烈的反应,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乌克兰如今就像一块被各方觊觎的“肥肉”,泽连斯基对美服软欲签卖国协议,让乌克兰的主权和未来蒙上了阴影,而亏损巨大的欧盟也在一旁虎视眈眈,试图分一杯羹。这场国际政治的利益角逐最终将走向何方,乌克兰又将何去何从,是沦为各方的“提款机”,还是能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