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无论谁胜谁负,这场对决都将推动中国即时零售行业迈向新高度,我们期待最大赢家是消费者。
作者:华祥名
编辑:蔡咏梅
连日来,京东与美团之间的骂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整个商业江湖。这不仅是一场两个人的对决,更是两个商业理念的交锋,两个互联网巨头的博弈。
2025年2月11日,京东外卖以“全年免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的凌厉攻势杀入市场,美团股价应声暴跌7%。
一个月后,美团闪购宣布数码家电“30分钟达”,剑指京东核心腹地。这场被网友戏称为“苏北硬汉与福建学霸的巅峰对决”,不仅是两家万亿巨头的商业厮杀,更是中国互联网从“流量为王”到“人性觉醒”的深刻转型。
刘强东穿上骑手制服,宣布“兄弟们的养老钱不能省”;王兴则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算法优化是效率的终极正义”。两位昔日“东兴饭局”盟友的割席断义,撕开了中国互联网黄金时代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1、
京东和美团,隔空开战了。
4月11日,美团负责核心本地商业的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对京东外卖发表了看法,直指刘强东:“京东不是第一个想做外卖的公司,估计也不是最后一个。”他还提到,要是把外卖算作即时零售(30分钟就能送各种东西)的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早在2014年就试水了,但效果不太好。
紧接着,京东集团的新闻发言人齐珊珊在当天中午发布了刘强东在内网的对话:“别跟人吵嘴,这没意义,也创造不了社会价值。”他还说,要是有空,就去“小哥应急小组”,看看有没有外卖员或快递员在大风天遇到麻烦,帮帮他们;或者去出口受阻企业的采购小组,给那些企业搭把手。
在美团、京东外卖大战的敏感时刻,2025年4月16日,刘强东对外卖行业的佣金问题明确表态:“据说现在外卖平台的扣点加上广告费,高达25%,有的甚至超过30%。这使得餐厅为了生存和盈利,不得不降低自身品质,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品质。”
刘强东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外卖平台的垄断行为,导致其抽佣过高。为此,他为京东外卖定下规矩:“京东外卖的净利润率永远不得超过5%,一旦超过,我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社交媒体上的这一番言论,让整个互联网行业瞬间炸开了锅。他无疑在指责美团在外卖业务中对商家收取高额佣金,导致商家生存艰难,骑手权益得不到保障。
这场骂战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京东与美团,一个是中国电商巨头,一个是本地生活服务的领军者,双方在即时零售和外卖领域的业务重叠,让这场竞争不可避免。刘强东的“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策略,直击美团的商业模式核心;而王兴则通过美团闪购的升级和扩张,试图在数码家电领域抢占京东的地盘。
这是一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殊死搏斗,也是一场关于未来商业格局的激烈角逐。
当美团晒出即时零售肌肉,京东却将枪口转向行业痼疾。这场商战已从订单量之争,演变为商业伦理的终极对决。
京东外卖的杀手锏并非免佣金,而是“五险一金”——这一击直接刺中美团商业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2025年3月,京东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单日吸引超10万商家入驻。而美团被迫跟进政策,骑手成本陡增15%,净利润预期下调。
这背后是刘强东的生存焦虑:2024年京东3C家电增速仅2.7%,而美团闪电仓数码配件销量暴涨180%。他在内部会上直言:“再不抢占高频入口,京东将沦为美团的仓库”。
王兴的杀手锏藏在数据深处:美团闪购的3C数码订单已达京东全站40%,iPhone“30分钟达”服务直捣对手腹地。杭州某手机店主老王的苦笑道破天机:“算法说该卖充电宝,可街坊只想修手机屏。”当美团用高频订单吞噬低频流量时,京东的护城河正在被数字化洪流侵蚀。
外卖,成了京东的“诺曼底登陆”。借助达达130万骑手和“最快9分钟送达”的物流体系,刘强东试图用高频的外卖流量激活低频的电商帝国。但更深的意图在于:以“五险一金”为矛,刺破美团商业模式的道德硬伤,重塑公众对京东“重资产+厚待员工”的价值认同。
美团则以“闪电仓”回击,将配送时效压至25分钟,SKU扩张至6000个,甚至能半小时送达iPhone16。王兴的野心是“万物皆可外卖”,用即时满足重塑消费心智。但代价是骑手日均配送单量从35单升至48单,交通事故率上升23%。
王兴的“万物到家”战略看似无懈可击,却暗藏致命矛盾:2024年,美团骑手日均配送单量飙升至48单,交通事故率不断上升;商家利润因30%综合扣点(含佣金+服务费)暴跌88.8%。当刘强东以“5%抽佣”和社保政策逼宫,美团被迫承诺为骑手缴纳社保,但王兴的回应仍充满精英理性:“算法优化是效率的终极正义。”
一方面,美团靠700多万骑手和AI调度,死守30分钟送达的效率优势;另一方面,美团加速推进”闪购"业务,持续扩展药品、生鲜、3C数码等非餐饮品类,直接打进京东的后院。
这场对决的本质,是两种商业哲学的碰撞——京东的“兄弟情义”承载着刘强东的草根逆袭记忆,而美团的“算法信仰”则烙印着王兴的硅谷精英基因。
2、
刘强东,一个在中国电商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创立的京东,从最初的电子产品电商平台,发展成为涵盖全品类商品的综合性零售巨头。京东的成功,离不开刘强东对品质和服务的执着追求。他提出的“正品行货”理念,让京东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不惜重金打造的物流体系,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了“当日达”“次日达”等极致的购物体验。
然而,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京东在传统电商领域的增长开始乏力。低价策略虽然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对利润的侵蚀却让京东难以承受。刘强东深知,京东需要新的增长点,而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正是他眼中的一片蓝海。
即时零售,这个新兴的商业模式,以其“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高效服务,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刘强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他决心将京东在电商领域的优势,延伸到即时零售领域。
刘强东的焦虑,更是源于京东在传统电商领域的困境,更源于他对未来的担忧。他深知,京东需要新的故事来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需要新的业务来支撑其庞大的商业帝国。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的高频属性,可以带动京东App流量,盘活物流体系,甚至为金融、到家业务铺路。这背水一战,刘强东必须全力以赴。
他提出了“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的策略,试图打破美团在外卖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一策略,不仅让商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让骑手们感受到了温暖。
刘强东的创业史是一部底层叙事:幼年吃不起猪肉的他,坚持与20万快递员签劳动合同;每逢危机便穿上工服送货,在基层员工中积累近乎“教父”般的威望。此次“五险一金”政策,与其说是商业策略,不如说是价值观宣言——在资本异化人性的时代,他试图用“兄弟情义”对抗算法的冰冷。
王兴从未体验过“为抢红灯摔破膝盖”的窘迫。这位连续创业者信奉“纵情向前”的硅谷逻辑,将骑手视为“系统里的代码”。当《困在系统里》一文刷屏时,他回应:“大多数人关心边界,却少有人关心内核。算法每优化1秒,骑手的膝盖就多一道伤疤。”——这句话暴露了精英视角的傲慢:技术可以优化效率,却无法共情苦难。
王兴,一个在互联网江湖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创立的美团,从最初的团购网站,发展成为涵盖外卖、旅游、出行、金融等多元化业务的超级平台。美团的成功,离不开王兴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他提出的“互联网+生活服务”理念,让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
美团的外卖业务,无疑是其最耀眼的明珠。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精细化的运营,美团外卖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的算法系统,能够精准地匹配用户需求和商家资源,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这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和收益。
然而,刘强东的杀入,让美团在外卖领域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京东的“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策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冲击了美团的商业模式。王兴深知,美团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全力反击。
王兴的反击,体现在美团闪购的升级和扩张上。美团闪购,这个原本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开始向数码家电领域进军。王兴希望通过美团闪购的升级,将美团的流量优势延伸到更多品类的商品中,从而巩固美团的护城河。他坚信,美团的精细化运营和技术实力,足以应对京东的挑战。
美团2024年净利润158%增长,但骑手成本占收入比从74.8%降至61%。京东为社保年增成本120亿,却倒逼行业劳动者权益升级。商业逻辑已从“廉价劳动力红利”转向“效率创新红利”。这场对决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2017年乌镇那张著名的合影里,刘强东与王兴分坐马化腾两侧,共谋“反阿里联盟”。如今腾讯持股降至3%,昔日的盟友被迫直面竞争。这背后是反垄断大潮下资本同盟的瓦解,更是中国互联网从“站队文化”到“硬核创新”的转折。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看似是商家的争夺,实则暗藏更深的时代隐喻:当流量红利见顶、反垄断浪潮汹涌,巨头们必须回答一个命题——商业的终极价值,是“算法优化”的效率至上,还是“兄弟情义”的人性尊严?
这种分裂折射出中国企业的两难:效率至上还是人性优先?
3、
刘强东与王兴的骂战,是互联网巨头在流量红利见顶后的生存之战。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的放缓,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京东需要外卖重振增长的数据,美团需要数码巩固护城河,双方在彼此腹地的厮杀,最终将推动即时零售从“资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这场骂战,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的缩影。
在过去,互联网企业主要依靠流量和规模来获取竞争优势,但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和美团的闪购业务,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创新业务。它们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也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互联网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京东和美团的这场对决,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无论最终谁胜谁负,这场骂战都将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刘强东的“利他主义”与王兴的“效率至上”,两种不同的商业理念在这场骂战中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刘强东的“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策略,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的温度;王兴的精细化运营和技术驱动,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的智慧。
这场骂战,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是两种商业价值观的交锋。
这场战争不管鹿死谁手,只有2000万骑手的膝盖、4亿消费者的期待,和一个国家在产业升级中的阵痛与觉醒。京东用五险一金重塑劳动尊严,美团用闪电仓重新定义“万物到家”,它们的对抗早已超越商业竞争,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样本”。
当深夜的美团骑手小李刷到刘强东的朋友圈“克扣兄弟血汗钱是耻辱”,当他望向美团总部依旧亮灯的楼层——那里,王兴或许正与工程师优化明日算法。这一刻,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正在与反思中走向真正的成熟。
刘强东PK王兴,无论谁胜谁负,这场对决都将推动中国即时零售行业迈向新高度,我们期待最大赢家是消费者。
商业的本质,就是竟争,这场竟争,对于消费者,对于商家,对于行业,影响是深远的,大幕刚启,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