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主要关注目光,似乎都被银杏叶新战机的第3台发动机所吸引。纷纷猜测,这到底是全新的广域超级发动机,还是冲压爆震旋转发动机的早期测试版本?还有人干脆认为就是普通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对比肋部进气的另外2台大推力涡扇,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只不过机体的上下表面同时可以吸收外界的氧气,最终都从上表面的隐身尾喷口喷出产生反推力,这样可以避免大三角飞翼在极限大攻角的特殊飞行姿态下,会产生单纯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进气效率瞬间大幅度下降,从而出现发动机严重喘振,甚至是直接当空熄火的问题。
比如单纯上表面进气的B2,就不敢飞出过大的仰角。其实关于第3台背部发动机的猜测,本文作者更倾向于就是广域发动机。因为这代表着6代机与以后的,
必然需要发展到位的技术升级方向。毕竟安装再多的、单纯涡轮吸气体制的传统航空发动机,都无法让新型号飞到双3或者更高的综合指标。而6代机的起步门槛就是双4甚至是双6!因此背部安装一台单发推力最终超过机体全部自重的超级广域发动机,是必须要实现的硬性要求。
任何的其他模式的组合,甚至说还是3台传统涡扇,那么就是属于自欺欺人或者严重的不思进取了。而不久前被人拍摄到的高空高速试飞过程,也直接暗示了所谓的背部第3发,已经基本确定就是新体制的超级发动机!唯一需要再确认的,就是暂时性的安装了冲压爆震;还是一步到位的直接安装了综合参数更惊人的广域发动机。而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第3发吸引。恰恰忽略了银杏叶的座舱部分,其实更加神秘莫测!
从以F16为代表的大气泡式无遮挡全景单人座舱流行以来,一直到现有的5代甚至是5.5代机,座舱本身的技术升级其实并不算特别大。都是外表为亚克力透明材料一体成型,而内部的仪表尽量的液晶玻璃化。
F22A系列上首次出现了黄金镀膜工艺,到F35与东大的某重型隐身机上,技术进步到全频谱透明镀膜。而且因为减小亚克力整体座舱盖的厚度,又增加了内部的横撑,就是这么多的升级改进。但是到目前为止,谁也没有银杏叶的高清晰座舱图片;而且从远距离拍摄发现,银杏叶的座舱似乎整体外观偏暗,似乎是目视不透明的,
至今完全看不到内部的试飞飞行员;也不知道是并列双座还是串列双座的。其实从源头仔细分析,就知道真正的6代机,大概率不会采用之前的亚克力高透明普通气泡型座舱。
因为5代机最多飞到2.5万米高度;此时只需要适当对座舱人工增压,再给飞行员全程吸氧就够了。而6代机起步就会飞到4万米以上,一直到8万米甚至更高。
此时外界的气压连一个毫巴都没有了,与外太空环境已非常近似。此时普通的增压完全无用;要么让飞行员全程披挂航天服,要么把座舱的密封性,一步到位提升到航天飞机的标准。这两种办法对战斗机来说,都是非常笨重不可行的。
还有4倍以上音速下的强气动加热,也不能用传统的透明亚克力材料了。单纯的增压与防热问题还相对好解决,更重要的是高空超高速下的飞行员如何克服高过载,更是终极难题。而银杏叶的整体式超级座舱,极有可能已经可以实现20G过载的新极限;又有太空舱标准的防热与密封性,还能给背部进气口;
提前预压缩超高速气流,让其更稳定的燃烧做功。任何一项,都是堪称天顶星级别的难度,却都被一一破解。自从成功往返月球背面之后,长耳朵的内力突然就如蛟龙入海、鹰击九天。遇神乎?遇仙乎?遇神仙乎?总之已完全不可以常理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