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身为唐朝著名的才女,她的身上还是带有很多疑问的。
她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会被厚葬?
上官婉儿,这个名字在唐代可谓是家喻户晓。她出生于公元664年,家世显赫,祖父上官仪曾是唐高宗的宰相,还是初唐著名诗人,开创了"上官体"诗歌风格。
不过,好景不长,上官家族很快就遭遇了灭顶之灾。665年,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得罪了武则天,双双被处死。
年仅1岁的上官婉儿跟着母亲郑氏被贬为宫中奴婢。但是,郑氏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上官婉儿展现出惊人的才华。
13岁那年,上官婉儿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武则天召见了她,当场出题考较。
上官婉儿
没想到这个小姑娘提笔就写,文采飞扬,让武则天大为惊喜。从此,上官婉儿摆脱了奴婢身份,成为武则天的"秘书"。
在武则天身边,上官婉儿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她不仅文采斐然,还精通政务。
到了武则天称帝后,朝廷的诏敕多出自上官婉儿之手。她甚至参与决断政务,被称为"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的文学才华更是令人叹服。她继承并发展了祖父的"上官体",创作了大量诗歌。
上官婉儿
在唐中宗时期,宫廷宴会上的赋诗活动,大家都以上官婉儿为"词宗"。她的作品被编成文集二十卷,影响深远。
然而,身处权力中心的上官婉儿,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曾因"忤旨"险些被处死,幸得武则天惜才,仅受黥面之刑。
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周旋。那么,这位才华横溢、位高权重的女性,最终是如何走到生命尽头的?她的死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政治阴谋?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之死的谜团上官婉儿的死亡,是唐代政治舞台上的一场悲剧。710年6月,唐隆之变爆发,李隆基率兵入宫,意图铲除韦后一党。当时的情形可谓是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中,上官婉儿的表现颇为耐人寻味。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居然主动执烛迎接,还拿出她与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唐中宗遗诏给李隆基的心腹刘幽求看。
这一举动似乎在表明,她并非韦后一党,而是站在李唐宗室这边的。
然而,命运弄人。尽管刘幽求为上官婉儿求情,李隆基还是下令将她斩杀。为什么李隆基要杀死上官婉儿呢?
上官婉儿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关系密切,李隆基将她视为潜在威胁。也有人推测,李隆基是为了斩断太平公主的一只"臂膀",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
但是,上官婉儿的墓志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版本。墓志中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上官婉儿如何极力反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甚至不惜以死相谏。
这与史书中将她描述为韦后一党的记载大相径庭。墓志还提到,上官婉儿曾多次请求退位,甚至想要出家为尼,但都被唐中宗拒绝。
上官婉儿
这些细节在其他历史文献中都未曾提及,为我们理解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提供了新的视角。
那么,既然上官婉儿并非李隆基的政敌,为何她还是难逃一死?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被处死后,上官婉儿居然获得了厚葬。这又是怎么回事?是谁为她安排了如此隆重的葬礼?
上官婉儿
厚葬之谜上官婉儿的厚葬之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一个被处死的"罪人",居然获得了如此高规格的葬礼,这在唐代可不是常事。
考古发现的上官婉儿墓,规模相当可观。墓道长达36.5米,深10.1米,有五个天井和砖券墓室。这种规格的墓葬,一般只有皇帝同意由朝廷出资才能建造。
更让人惊叹的是那方墓志,用高质量青石制作,高广都有75厘米,堪称唐代大型墓志了。
墓志上的雕刻精美绝伦,牡丹、忍冬、瑞兽、十二生肖,无不栩栩如生。这哪里像是给一个"罪人"准备的?
上官婉儿
实际上,这两位女性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她们的少女时代。她们年龄相仿,都在宫中长大。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得力助手,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两人自然有不少交集。她们不仅是闺蜜,还是政治盟友。
在唐中宗驾崩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还一起拟定了遗诏,试图牵制韦后。但是,太平公主再有权势,也不可能独自决定给上官婉儿厚葬。
上官婉儿
这个决定最终还是要由唐睿宗来下。为什么睿宗会同意厚葬上官婉儿呢?一种可能是,他认可了上官婉儿在政变中的立场,认为她是被错杀的。
另一种可能是,这是对太平公主的一种安抚。毕竟,太平公主在帮助李隆基夺取权力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然而,上官婉儿的厚葬并没有让她安息。她的墓葬后来遭遇了什么?为什么考古学家们发现墓室被严重破坏,连棺椁和遗骨都不见踪影?
上官婉儿
墓葬的命运上官婉儿的墓葬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被处死,然后获得厚葬,最后又遭到毁坏。考古学家们在发掘这座墓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
从第四天井开始,墓葬的北半部分遭到了严重破坏。墓室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顶部完全塌陷,地面的砖块被一块不剩地揭走,西部原本应该放置棺床的位置被彻底铲平。
更让人费解的是,墓室里连一件随葬品都没有,棺椁和上官婉儿的遗骨也不知所踪。
这种破坏的痕迹,明显不是普通盗墓者所为。盗墓的目的是偷取珍宝,不会如此彻底地毁坏整个墓室。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很可能是"官方毁墓"的结果。
上官婉儿墓志
那么,是谁下令毁掉上官婉儿的墓,又是在什么时候呢?历史学家们推测,这可能与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在李隆基掌权后不久,他与姑姑太平公主之间爆发了权力斗争。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因谋反被赐死。
紧接着,李隆基下令平毁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墓。考古学家们认为,极有可能在毁掉武攸暨墓的同时,李隆基也下令摧毁了附近的上官婉儿墓。
为什么李隆基要这么做呢?可能是因为他认定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一党。虽然上官婉儿曾试图证明自己站在李唐宗室这边,但她与太平公主的密切关系可能让李隆基始终心存疑虑。
上官婉儿墓志盖
有趣的是,李隆基虽然毁了上官婉儿的墓,却并没有完全否定她的才华。
在他统治的开元年间,还曾下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诗作,编成文集二十卷,并命名臣张说作序。
这或许反映了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复杂的态度:既欣赏她的才华,又忌惮她的政治影响力。
上官婉儿墓的命运,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唐代宫廷政治的残酷和复杂。它告诉我们,在权力的漩涡中,即便是才华横溢的人物,也难逃被政治利用和抛弃的命运。
原文刊载于齐鲁壹点2022-05-13关于““话题女王”还是“巾帼宰相”,千年墓志揭开上官婉儿神秘面纱”
结语上官婉儿她的死亡之谜和厚葬之谜,折射出唐代复杂的政治风云。从被处死到被厚葬,再到墓葬被毁,每一个转折都令人唏嘘。
这位才女的命运,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