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一杯冰镇饮料,一口冰凉甜品,便能驱散暑气,让人神清气爽。
如今,我们只需打开冰箱,就能享受这份清凉,而在古代,没有电冰箱、没有制冰机,古人又是如何获得宝贵的冰块,享受夏日的清凉呢?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江河湖泊封冻成冰,这是天然的“制冰车间”。
古人早在周朝就开始采冰,专门设置了“凌人”一职,负责采集冬日里的天然冰块,储存在阴凉处的冰窖中,以备夏日使用。
采冰之地须选水质清洁、水流平缓之处,方能得坚厚冰块,若遇暖冬采冰人还会在冰面浇水,增加冰层厚度。
除了天然冰,古人还找到了另一种制冰方法——井水制冰。
《淮南子》中记载,将沸水密封在瓮中,沉入深井三日,竟然也能成冰。
这一方法虽未得到现代科学完全印证,但古人以井水为媒介降温制冰的智慧,不得不令人赞叹。
古人制冰,除了巧借天时地利,还在人工制冰上大显身手,唐代硝石制冰法悄然兴起,硝石溶于水能迅速吸收大量热量,让水结冰。
宋代时这一方法被广泛运用,京城大街小巷,就有了卖冰的小贩。
他们先将果汁置于罐中,再将罐子浸入硝石水中,很快就能制成冰镇果汁,消暑解渴大受欢迎。
从天然冰到人工冰,从冬季采冰到四季制冰,古人在漫长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制冰经验与智慧。
制冰只是第一步,如何储存冰块、享用冰品,才是更大的学问,古人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方法。
古老的“家用冰箱”,当属冰鉴了,早在周朝,青铜器“冰鉴”就已出现,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外层是铜质的容器,内层是可放置食物的隔断。
在外层容器中放入冰块,再将食物置于内层隔断中,就能起到冷藏保鲜的效果,这种最原始的“家用冰箱”,见证了古人储冰、用冰的智慧。
要大规模储冰,还得依靠冰窖,冰窖修建在地下,窖内阴凉冰块不易融化。
为了更好地保存冰块,古人在冰窖内墙上还会塞满草木,增加保温效果。
据史料记载,唐代宫廷内就有多处大型冰窖,每到夏天凉风阵阵,宛如天然空调。
皇家贵族们,对享用冰品有着更高的追求,宋朝时,宫中设有专门的“冰井务”,负责打冰、运冰、藏冰等工作。
宫廷内还修建了华丽的冰室,四壁嵌满珍珠、玛瑙等珍宝,镶嵌着金银丝,摆放着精美的冰盘玉器,让人享用冰品时,也能感受到奢华与清凉并存的乐趣。
有了充足的冰块储备,古人就能尽情享受冰镇万物的乐趣了,盛夏时节,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品尝冰镇瓜果了。
诗人杨万里在《荔枝》一诗中写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而冰镇西瓜更是消暑圣品,据说唐玄宗夏日必食冰镇西瓜解暑,冰镇瓜果不仅消暑解渴,更是养生佳品。
而论及古代冰品,怎能不提酥山冰沙?酥山堪称古代“冰淇淋”的鼻祖。
以酥油、蜂蜜为原料,加入冰块制成山形,再装点上彩色的糖果、鲜花,色彩斑斓,形态逼真,入口即化令人难忘。
冰沙则是以果汁、蜜饯加冰而成,口感清新怡人。
从最简单的冰镇瓜果,到雅致的冰镇美酒,再到精美的酥山冰沙,古人享用冰品的方式可谓花样百出。
而这背后,是古人在漫长岁月中对生活品质不懈追求的结果,他们用智慧与创造力,将冰这一看似简单的食材,演绎出无尽的美味与乐趣。
冰承载了古人的生活情趣,也见证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然而,古人享用冰品,不仅仅是为了口腹之欲,更蕴含着养生健体的智慧,这又有怎样的独特之处呢?
古人享用冰品,不仅仅是为了口腹之欲,更蕴含着养生健体的智慧。
在他们看来,冰不仅可以解暑降温,还能入药养生,实属"冷"门绝技。
中医认为,药材入冰后药性更佳,如冰镇石斛,能养阴清热,生津止渴,冰镇人参,可滋阴补气,调理脾胃。
唐代医书《外台秘要》中记载,冰镇香薷饮,有清暑化湿、舒畅气机之功效。
而冰糖雪梨更是家喻户晓的养生圣品,润肺止咳清热生津,这些药材入冰后,不仅口感清爽,更兼具了药膳的双重功效。
冰镇饮品也是古人夏日养生的法宝,宋代大诗人苏轼,便爱以冰镇酸梅汤消暑。
酸梅汤、绿豆汤等,更有清热解表、生津止渴之功效,可谓养生佳品。
除了养生,古人玩冰也别有一番雅趣,冬日里宫廷贵族们常以观赏冰雕为乐。
从唐代开始,宫廷内就有专门的冰雕艺人,他们以冰为材,雕琢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还有亭台楼阁等景观。
这些晶莹剔透的冰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梦如幻令人赞叹不已。
到了晚上,冰雕中还会点上灯烛,透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梦幻仙境美不胜收。
滑冰嬉戏更是古人玩冰的另一大乐趣,早在唐代,宫廷内就有了专门的滑冰场。
贵妃们身着华丽的冰嬉装,在冰面上滑行嬉戏,优雅而娴熟。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滑冰技艺尤其高超,曾在冰上表演了一套“霓裳羽衣舞”,舞姿轻盈,如凌波微步,令唐玄宗惊叹不已。
古人玩冰,可谓乐在其中,从观赏冰雕到嬉戏滑冰,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古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更体现出他们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冰雪虽寒,却丝毫阻挡不了古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当冰与艺术结合,冰雕冰灯便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当冰与运动结合,滑冰嬉戏便成为点亮生活的快乐源泉。
古人玩冰,不仅寄托了生活情趣,更升华了精神追求,由此可见,古人对冰的用处真实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