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新疆和田地区一个突发事件,一个孩童坠入枯井差点丧命。
这口废弃枯井,直径不足40厘米,而深度却深达40米,而孩子大半个身子陷入井底淤泥,消防员和救援设备都下不去。
就在孩子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一个00后女辅警挺身而出,舍身将孩子救了出来,但身体却出现了许多损伤,此事件也得到了各方媒体的报道,就连央视都点名表扬。
然而,当事件逐渐平定,女孩的现状却让网友有些遗憾!
事件发生
事发当天,一个孩子在玩耍,可能是没有看清周围,一脚踩空就掉进了井里,这让家长十分的担心,连忙拨打电话报警。
警方得到消息后,也是紧急赶往现场,没多久消防队员也来到,但看到井里的情况,却让双方都犯了难。
近40米的枯井,井口却小的可怜,周围的人没有一个身材是足够,并且一些救援的消防工具也无法进去,这让周围的人有些焦急了。
而井底的孩子,哭声也是逐渐变小,因为氧气的稀薄,让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此时,洛浦县公安局杭桂镇派出所22岁女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挺身而出,她说“我瘦,让我下去!”
因为没有办法,也只好如此,穿戴好装备,在消防员的护送下,布帕太姆一步步的往黑暗中走去,但因为氧气不足,布帕太姆很快也感觉到头晕眼花,毕竟一个成年人需求的氧气要比一个孩子多得多。
但是想着一个孩子的生命,布帕太姆还是硬扛着,不过因为井底的淤泥很多,布帕太姆也是遇到了阻碍,但很快她就摸索到了孩子,并且尝试将其拉出淤泥。
用安全绳固定于胸前,单手托举孩子,另一手拽住绳索发出信号,升井过程中,她以身体护住女童头部,避免孩子再次收到伤害。
在消防员的助力下,很快两人就被拉上了井口,女童被成功救出,满身泥泞的布帕太姆几近虚脱,却仍冷静指挥救援,看到孩子上来后,被救女童母亲泣不成声:“没有她,我们家孩子就没了!”
很快医护人员就上前,将孩童和布帕太姆送到了医院,此时的布帕太姆浑身都是泥,连指甲盖中都是满满的,经过医生的检查,两人都没有什么事,经过修养,很快就得到了恢复。
事件发生后,布帕太姆的英勇行为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传媒中心点名表扬,称其“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并且还授予布帕太姆县级“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并计划申报更高层级荣誉。
公安部公开赞扬布帕太姆“以血肉之躯践行使命,彰显新时代辅警风采”,并呼吁社会理性看待英雄待遇,强调“荣誉体系与职业发展并重”。
据悉,洛浦县政府慰问金1万元,表彰其临危不惧的担当,公益组织颁发的1万元正能量特别奖,肯定其社会示范价值,而网友则期待的是她能够转正,认为其功绩足以跨越辅警转民警的常规流程。
但人民警察录用需严格遵循《公务员法》及招考制度,立功嘉奖可作为晋升参考,但‘特例’可能会破坏公平性,所以布帕太姆暂时没有得到转正,不过因为这个举动,可能很快她就有转正的机会。
4月21日,布帕太姆在身体康复后已重返工作岗位,面对媒体,她坦言:“后怕过,但穿上警服,就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日常工作中,她继续负责反诈宣传、矛盾调解等事务,同事评价其“低调务实,救人壮举后仍保持谦逊”。
结语
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用瘦弱身躯完成的生命托举,早已超越一桩救援事件的范畴,她是新时代青年担当的缩影,是制度与人性交织下的时代注脚。
当掌声渐息,英雄回归平凡岗位,社会对善意的珍视、对制度的敬畏、对个体的尊重,将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延续这场关于勇气与初心的对话。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央广网---2025.04.18:《新疆洛浦一幼童掉入深井,00后女辅警下井成功救人,正申报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原文刊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25.04.19:《“穿了这身警服,救人就是我应该做的”人民公安报记者对话新疆洛浦勇救落井幼童的“00后”女辅警》
原文刊登于央视新闻---2025.04.21:《这个满身泥的“00后”姑娘 真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