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数据强但真实效力弱,到底谁能来化解成分党的终极焦虑?

浩雄聊时尚 2025-03-04 05:22:33

01 对成分表的祛魅

过去一年,不少扎根于化妆品行业的媒体们都曾经提及一个新趋势:美妆产品的新消费者正在对成分和功效“祛魅”。

当然,这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

事实上,随着官方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愈发趋于严格,外加成长于移动社交媒体和新兴科技高度发达的Z世代们对产品安全和功效的看重,成分党和功效党早已成为美妆行业的中流砥柱。艾媒咨询的相关报告中显示,2024年在中国消费者购买化妆品时最关注的因素中,产品成分高达58.8%,产品功效也占据了41.4%。

这样高的比例似乎足以彰显美妆产品成分、功效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之一,只是与此同时,还存在超过30%的消费者认为不少产品的功效持续时间短或作用有限。

美妆产品的消费者们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成分和功效,对成分的实际吸收效率和作用效果的关注度正在增加。美国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咨询在其发布的2025美妆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未来的美妆消费决策链将会是从透皮吸收到临床验证再到成分表的新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消费觉醒是多方因素共同加持的结果。得益于功效成分热度的不断攀升,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不少品牌将成分中的数字游戏当作了攻占消费者心智的宣传卖点,但这些成分真正发挥作用的程度有多少则需要打个问号。去年,一国际美妆品牌旗下某标注了30%玻尿酸的产品经实验室检测证实实际透皮吸收率不足3%;在国家药监局去年通报的二十余件违规案例之中,涉及透皮数据不合规的超过半数。

当再成功的产品成分和功效卖点如今都很难有效转化为消费者对“产品效力有多少”的落地买点,这也促使着企业和品牌开始更加注重对成分输送体系的研究与证明。

02 皮肤外植体×拉曼光谱技术

我们所讲的化妆品透皮吸收,是指物质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进入表皮或真皮,并在该部位聚集和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

物质直接经皮吸收的途径可以分为细胞间途径、跨细胞途径、旁路途径(毛囊,汗管等皮肤附属器),其中跨细胞途径,即透过角质层的细胞膜是皮肤吸收的主要途径。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化妆品成分透皮吸收的方法为体外弗朗茨扩散法,是将人或动物的皮肤外植体安装在扩散池上,加入样品后,定时收集接收液,根据目标成分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收集接受液的目标成分含量变化,从而反映目标成分透皮吸收状况。

但此类常规的扩散池法由于无法检测活性物质渗透到皮肤的具体位置且无法成像,在定性、定量分析和测定分子结构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常规用于测试物质透皮情况方法并不能直接可视化或实时监测药物或活性成分在皮肤中的渗透情况,也无法全面直观地呈现样品的化学组成及空间分布信息。

好在,新型的光学检测手段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正在弥补这些遗憾。

三维成像分析-产品中表面活性剂在皮肤中的渗透

拉曼光谱是一种振动光谱技术,是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可以非常灵敏地反应物质的组成,具有无损、原位分析等特点。光谱信号强度与待分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循朗伯-比尔定律,信号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此外,拉曼光谱是采用可见光区的激光来研究中红外区的分子振动信息,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穿透能力,能高空间分辨率地研究待分析物在皮肤内的空间分布并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分析呈现。

环特生物基于多维生物技术服务平台的深厚科研积累,将皮肤外植体模型与拉曼光谱技术相结合,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妆品中活性成分在皮肤中的渗透特性,包括渗透深度及渗透量,为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最具权威的科学证据。延展阅读:皮肤外植体模型评价样品透皮吸收方案(拉曼光谱成像)—透皮吸收深度

03 突破透皮困境的三大技术应用

1

脂质体技术:十九年前,经皮输送技术专家Johann Wiechers通过多年研究证实了皮肤脂质堆积与皮肤渗透之间的关系:当脂质分子堆积密集时,由于皮肤屏障变强使得化合成分不易渗透到皮肤中之中;而当这些脂质分子堆积松散时,成分则能够轻易通过角质层。

自以上研究为起点,科丝美诗经数年科研实践最终探索出一种由糖脂包裹的脂质体并将其应用于了提升产品的皮肤渗透性中。糖脂作为通过发酵过程制备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加入糖脂后的脂质体能减小接触角,并能在皮肤表面均匀地进行铺展,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皮肤吸收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产品功效。

2

超分子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超分子化学荣获诺贝尔以来,对于这种可以把不同功能的分子通过设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超分子结构,并保留原来各个分子的功能且能够相互协同的升级探索便从未停止。

根据2000年发表于《实验皮肤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化合物和药物的透皮吸收遵循着500道尔顿的规则,即人类皮肤屏障只允许分子量低于500道尔顿的物质进入,因此一些具有分子量大的活性成分的化妆品很难透过皮肤表层做到真正有效的吸收。而如今,通过超分子纳米包裹技术,则可以将活性成分包裹在特定载体上,从而有效运送至皮肤靶点之上。哈工大与深圳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在去年底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将超分子离子液体和超分子微囊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改善功效护肤产品短效且低效的新型技术配方。

3

AI技术: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多次提及AI技术的发展为在近两年化妆品行业带来的剧烈变革,这样的革新出现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几乎各个环节,对于产品透皮吸收能力的探索自然也不例外。

创健医疗将AI技术应用于重组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开发之中,进一步拓展了重组胶原蛋白序列设计选择范围,专属底盘微生物构建,达到了透皮、功效、产量的均衡,兼顾了中、大分子重组胶原蛋白的高生物活性和胶原短肽的高渗透率。

0 阅读:2

浩雄聊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