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诗酒趁年华呀 2024-12-26 16:26:15

文|文史情报处

编辑|文史情报

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01

不斩来使的由来

在那个时代,战争屡起,各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周武王意识到,在维护自身权力的同时,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和平、减少战祸的发生,是一种更加智慧和长远的选择。

因此他制定了这一规定,强调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应当尊重来使的生命,不轻易采取斩杀的极端手段。

这一法规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而非通过战争来实现政治目标。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各国之间的外交交往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外交智慧的认识。

这也为后来的历史奠定了一种传统,使得即便在后来的战乱时期,这种外交礼仪仍然被一些国家所重视和遵循。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法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庄王聘请博士、越王勾践聘请微子等事件都成为了这一法规的具体体现。这些历史事件中,尽管各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但对来使的尊重和保护却贯穿其中,成为了一种传统的外交仪式。

这种传统延续至宋楚之战中华元的外交斡旋,以及齐燕之战中对公输子的尊重。这些实例不仅反映了这一法规在历史中的生动体现,更突显了外交礼仪在维护和平、解决争端中的重要性。

宋楚之战中,华元的外交斡旋展现了这一法规的实际运用。在战争的背后,外交官的角色愈发凸显。华元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促使双方达成妥协,从而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战争。

这种外交智慧的展现,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外交的深刻理解,更表达了对和平的坚定追求。这一外交传统,正是由周武王的法规所奠定,成为中国古代外交的一项重要原则。

同样在齐燕之战中,对公输子的尊重也彰显了这一法规的影响。即便在战争的紧张时刻,对来使的尊重依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这种尊重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仪式,更是一种对外交规范的坚守。这种坚守,使得古代中国的外交行为在战乱中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秩序和稳定。

周武王制定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法规,是中国古代外交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对和平的坚定追求。这一法规不仅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奉行,更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了一种传统,影响着古代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外交礼仪的坚守,古代中国在战乱中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秩序和稳定,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一法规的制定,不仅是对战乱时期外交行为的一种规范,更是对和平理念的一次崇高诠释。

02

谈判的关键角色使者

在古老的战争史册中,使者早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他们踏足于战略与谋略的交汇点,成为谈判中的关键角色。

这一角色不仅仅是国家沟通的桥梁,更是军事决策的智囊,其使命既包括信息的传递,也延伸至谈判、协议达成、对敌国弱点的侦察,以及在战局中扮演左右的角色,甚至能够影响敌军的士气。

使者在战争中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他们的存在为军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外交手段,通过他们的使命,国家之间得以进行非正式的沟通与交流。

使者不同于传统的军事力量,他们携带的是言辞和理智,而非刀枪和盾牌。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引发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影响他国的决策,并寻求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分歧。在这一过程中,使者所扮演的谈判角色愈加凸显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使者的任务中,信息传递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承担着将国家意愿、政策和军事动向准确传达给对方的责任。

这不仅需要使者具备出色的口才和交际技巧,更需要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刻理解。信息的传递并非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需要在一系列文化、历史和政治语境中进行精准的转化。

一个疏忽或错误的信息传递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使者在这方面的责任十分重大。

在谈判和协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智谋和决策能力。使者往往置身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需要在利益和原则之间谨慎权衡,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这不仅需要使者具备深厚的外交经验,还需要他们能够理解各种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对谈判的影响。使者因此成为了国家智囊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的建议和决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代表国家达成协议是使者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在协商的过程中,使者需要充分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立场,力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这需要使者具备高度的谈判技巧和交际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博弈中保持冷静,并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成功达成协议不仅是对使者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国家外交智慧的体现。

使者的另一项任务是探听敌国的薄弱之处。这需要他们在敌国内部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侦察,获取对方可能不愿公之于众的信息。

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在战争中了解敌人的弱点可以帮助制定更加精准的战略,提高战争胜算。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任务,使者需要在敌对的环境中保持隐秘性,以免被对方发现。

使者在左右战局和影响敌军士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和言辞艺术,使者可以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条件,甚至在没有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影响敌军的士气。

他们的存在往往能够传递出一种政治、军事上的信号,使敌方对战局产生疑虑或动摇。这种非直接的影响力在战争中同样具有巨大的价值,使者的言辞和行为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心理战术。

在使者的角色中,构建仁义和良好外交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仅是国家的代表,更是文明和文化的使者。通过与他国的使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减少误解和敌意。

这种建立在仁义之上的外交关系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为国家创造更有利的外交环境。因此,优待使者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外交政策,旨在通过使者的角色和使命,建立友好、互信的国际关系。

03

蒲甘王朝违背规矩

在历史的长河中,外交关系一直是各个国家之间互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这个复杂而微妙的国际棋局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个规定的核心在于尊重外交使者的身份,以维护国家之间的外交礼仪和和平相处。当这一规定被破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局面。

在蒲甘王朝的时代,那罗梯诃波作为当时的国王,承载着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责任。他的一系列决定和行为最终引发了与元朝的冲突,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正是对元朝使者的侮辱和杀害。

在国际事务中,尊重外交使者被认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外交使者是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的身份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应该受到特殊的保护和对待。

这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稳定的基石。然而,那罗梯诃波却选择忽视这一原则,对元朝使者实施了严重的侮辱和甚至杀害,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行为。

这种决定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元朝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不可能对这种对待坐视不理,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个别使者的悲剧,更是国家尊严和外交规范的受损。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不得不做出回应,以维护自身的尊严和权威。

于是元朝出兵征讨的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因为个别使者的冤屈,更是因为整个外交体系的崩溃。在这场战争中,蒲甘王朝最终面临着灭亡的命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