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之战背后的真相:美军航母的“800公里尴尬”与中国导弹的威慑力
近日,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围绕“杜鲁门”号航母展开的系列攻防战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5年3月20日,也门胡塞武装已连续五次对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发动攻击,而美方宣称成功击退所有攻击,航母未受损失。不过,卫星画面却揭示了美军航母在战斗中的“尴尬处境”。
从欧洲航天局“哨兵二号”卫星拍摄的画面可知,3月19日,美军“杜鲁门”号航母航行至距离胡塞武装控制的也门约480多英里,即约800公里处。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有限,美军航母要在800公里外才发动攻击,已处于舰载机作战半径边缘。这意味着每次空袭都要起飞一架挂空中加油吊舱的F - 18舰载机为其他1 - 2架攻击机加油,空袭成本大幅增加。
在这一系列对抗中,美军虽用防空导弹与战斗机制止了胡塞武装的攻击,但也门胡塞武装确实给美军航母制造了威胁。从也门当地时间2025年3月16日午夜开始的约12小时内,胡塞武装发射11架无人机和至少一枚导弹,除1架无人机被海军F/A - 18战斗机拦截外,其余10架被空军战斗机拦截,导弹也落入远离航母的水域。然而,即便未击中航母,能在800公里外对航母发动攻击,胡塞武装的表现也不容小觑。
美方一边强调对胡塞武装的打击精确,一边警告伊朗,这种做法实则是气急败坏的表现。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防长海格塞斯宣称要对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发动“凶猛、致命的精确打击”,可胡塞武装至今并未退缩。这也凸显出美国军事力量在应对胡塞武装时的力不从心。就连美国媒体《1945》网站也发文指出,这场战斗让美军明白,中国真的可以打沉航母。
中国的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堪称“航母杀手”。东风 - 21D、东风 - 26以及东风 - F - 17等导弹,在反舰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东风 - 21D曾在2013年演习中击中与美国航母大小相近的靶船;东风 - 26射程更远,还具备核常兼备打击能力;东风 - F - 17配备高超音速战斗部可有效躲避雷达和反导系统。而且,东风导弹可进行饱和打击,这是胡塞武装所无法比肩的。
东风反舰导弹不仅威慑航母,对美军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同样是巨大威胁。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就曾指出,中国若对美军空军基地发动袭击,可能导致美军空中行动数天甚至数周受影响。这也促使美国海军考虑发展无人加油机,只为让航母远离东风导弹射程范围。
美军此次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不仅未能彰显其强大实力,反而处处透露出“虚弱”。这场红海战斗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已让美军在面对潜在威胁时,不得不重新审视作战策略。